按照邀请函上面的日期,这个经济座谈会是在10月15号的上午九点钟。
也就是说,他最起码要在10月14号前到达京城。
不过,按照林浩然的风格,他肯定会提前个几天过去的。
而今天,是10月5号。
思索一番,他打了个电话。
很快,电话被接通了,对面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船王”包裕刚。
“浩然,你打电话过来,一定是因为邀请函的事情吧?”林浩然还没开口,电话那头的包裕刚便猜到了林浩然的来意。
林浩然微微一笑,对包裕刚的敏锐洞察力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对方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对于人情世故的把握早已炉火纯青。
“包叔叔,您真是料事如神,我确实是因为这件事情给您打电话,一是想问问您打算什么时候过去,二是想问问您需要注意些什么。”林浩然回复道。
包裕刚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浩然啊,果然和我猜的差不多,我准备10月14号出发,因为我手头上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忙,就不着急过去了。
你应该还没有去过京城,我建议你可以提前几天过去,至于需要注意的事儿嘛,这京城的规矩和咱们香江可不太一样。”
林浩然竖起耳朵,认真倾听,“您说,包叔叔,我洗耳恭听。”
包裕刚缓缓说道:“首先,京城那边讲究一个‘礼’字,这个‘礼’不只是见面礼数,更是一种分寸感,咱们香江商人谈生意直来直往,但到了那里,说话做事要懂得迂回,留三分余地。”
林浩然会意地点头:“我明白了,包叔叔,就像品茶,要慢慢回味。”
“正是这个理。”包裕刚赞许道,“其次,着装要庄重些,那边刚入秋,但会场里一定会很正式,我建议你带两套深色西装,领带也要素雅些。”
“好,我记下了。”林浩然笑道。
“至于其它,其实注意的事项不多,毕竟咱们是客人,主人家招待客人,肯定会安排周到的,只要注意言谈举止都得谨慎些,不该说的话千万别说,就差不多了,这些,我相信浩然你也知道如何去做,不用我教。
至于经济座谈会,我想浩然你应该比我更了解内地的经济情况,毕竟如果说香江谁对内地投资最多,那肯定是你旗下的公司了,这点,我自愧不如,就不多说了。”包裕刚笑道。
这两年来,林浩然旗下的万青集团、置地集团等企业相继大肆投资粤省,足以看得出林浩然对内地经济的看好。
这在香江商界,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也正因为林浩然的行动,这个世界香江商人前往内地投资也更多更早,已经尝到了甜头。
毕竟,内地的低人工、低成本、这些都是香江难以比拟的优势。
包裕刚虽然起步稍晚,但也已经在内地布局了数个重要项目。
而另一个世界的包裕刚,虽然早早与内地接触,早期却鲜少有对内地进行投资。
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捐赠等。
比如,1980年,提出捐赠1000万美元在京城建造旅游饭店,他要求以父亲的名字命名饭店,这一提议虽引发争议,但最终获得支持。
又比如,捐赠1000万美元在沪市交通大学兴建图书馆,推动了高等教育资源升级等等。
至于实业的投资,在80年代初期其实并不多。
但这个年代,或许是受林浩然的影响,如今包裕刚也在内地的粤省,以及家乡浙省布局了不少实业。
包裕刚这番话既是谦虚,也是实情,在投资内地这件事上,林浩然确实走在了香江商界的前列。
“包叔叔过奖了,我只是顺应时势罢了。“林浩然谦和地回应,“倒是您在家乡浙省的投资,既体现了商业智慧,更饱含着家国情怀,令人敬佩。“
包裕刚在电话那头爽朗一笑:“浩然啊,你总是这么会说话,不过说真的,这次座谈会意义非凡,我听说除了经济议题,可能还会讨论特区建设的下一步规划。
你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到时候可要代表我们香江商人多分享分享。“
林浩然语气诚恳地道:“包叔叔太抬举我了,我不过是先行一步,在粤省有些实践体会,若是会上需要,我一定知无不言。”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结束通话。
放下移动电话,林浩然坐在椅子上思考起来。
原本,他还打算和包裕刚一同过去,如今看来,时间并不合适。
不过,他自己先过去也没有什么。
再怎么说,他如今也是赫赫有名的商界大佬,无论去哪里,都会受到相应的礼遇。
更何况,他在内地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投资项目,各地政府对他的到访都会十分重视。
拿起桌子上的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是刚刚马世民留在这里的,是有关银河战略发展委员会的筹画进度。
林浩然翻阅了一下,便放了下来。
具体内容他早已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