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免费 > 第773章 意外的曝光全民好感度炸了(第4页)

第773章 意外的曝光全民好感度炸了(第4页)

“这才是干大事儿的人!没架子!”

“我就说嘛,人家能投资咱们内地,能是那种看不起老百姓的资本家吗?”那位工人老大爷激动地说,看向林浩然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人群中议论纷纷,充满了善意和好感。

有人大着胆子问能不能握手,林浩然都笑着满足了。

刘晓丽紧张地站在他身边,感受着四周汹涌的热情,深刻体会到了林浩然的魅力。

他无需刻意展示财富权势,仅仅是这种放下身段的真诚和平和,就能赢得人心。

李卫东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人群越围越密,他担心有意外,李卫国等人也迅速悄无声息地靠拢过来,形成一道不易察觉的人墙,将林浩然和刘晓丽护在核心,同时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让一让!让一让!”一个戴着眼镜、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穿着四个口袋中山装的年轻人气喘吁吁地挤了进来。

他是《京城晚报》的记者,本来在附近吃早餐,准备吃完早餐便到报社去上班。

听到路人议论“林浩然在胡同吃豆汁儿”,立刻意识到这是个爆炸性新闻,拼命赶了过来。

他举起相机,对着正在和一位大妈握手的林浩然,以及他面前那碗喝了一半的豆汁儿和半碗卤煮,“咔嚓咔嚓”连按快门!闪光灯亮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林先生!林先生!我是《京城晚报》的记者!”记者激动地喊道,“您作为香江首屈一指的大老板,怎么会想到来这样的小摊体验市井生活?您对豆汁儿的评价如何?”

林浩然面对镜头,神态自若。

他指了指桌上的碗,幽默地说道:“很独特的体验,绝对让人印象深刻!老京城的文化,就藏在这胡同里,藏在这一碗碗卤煮和豆汁儿里。

投资建厂是合作,品尝美食则是交流,两者都很重要,我希望以后能多有机会,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多走走看看,了解真正的人民生活。”

他巧妙地避开了可能敏感的话题,将重点落到了文化和民间交流上。

记者兴奋地记录着,又对着那碗豆汁儿拍了好几张特写。

又逗留了十几分钟,在保镖们的示意和疏导下,围观的人群才依依不舍地让开一条道。

林浩然和刘晓丽在众人的目送和议论声中离开了胡同口。

“林先生,您刚才真是太厉害了!”刘晓丽走在稍显安静的胡同里,心有余悸又充满崇拜,“那么多人……您一点都不慌,说的话又让人听着舒服。”

林浩然笑了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民情如水,有时候,一顿饭,一句话,比投资多少个亿更能让人记住你,信任你。

走吧,再随便逛逛。”

很快,《京城晚报》的记者就以最快的速度将稿子和照片发回报社。

来自香江的超级富豪林浩然坐在胡同口油腻的小桌旁,面前摆着喝了一半的豆汁儿和卤煮碗,正微笑着和穿工装的普通百姓握手。

此刻,报社主编立刻意识到这是绝对的新闻爆点。

傍晚,《京城晚报》出现在京城各地。

头版大幅照片配合醒目标题:《港商林浩然胡同品豆汁儿,超级富豪亲民姿态引热议》

报道详细描述了林浩然如何轻车简从,在胡同小店品尝地道老京城小吃。

尤其着重描写了他“强忍酸馊,笑称独特体验”的细节,以及那句“当老板的也是人,也得吃饭”、“尊重本地文化习俗”的金句。

报道盛赞其“毫无富豪架子”、“真正融入市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京城文化的尊重和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将其亲民行为与其在内地的大规模投资和慈善捐赠联系起来,塑造了一个爱国、务实、接地气的优秀港商形象。

这张报纸一出,瞬间引爆了整个京城!

街头巷尾,工厂车间,机关单位,人们都在争相传阅、谈论着:

“看见没?人家林老板,据说是华人首富!照样坐胡同口喝豆汁儿!”

“嘿,那味儿多冲啊!他居然能喝下去,还笑着说独特体验!这气度!”

“就是!一点架子没有,还跟咱工人握手呢!比那些鼻子朝天的强百倍!”

“这才叫爱国商人!不光是投钱,是真看得起咱们老百姓!”

“是啊,人家投资建厂,给咱地方赚钱,还捐学校,现在又这么亲民,这样的人,活该他发财!”

“超级富豪爱吃豆汁儿”迅速成为京城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趣闻,林浩然的民众好感度如同坐了火箭般暴涨。

他成功打破了人们对资本家“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奢靡享乐”的刻板印象,以一种极其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印在了京城普通民众的心中。

这种发自民众心底的好感和认同,其价值,远非冰冷的商业数据可以衡量。

刘晓丽看着报纸上那张自己也在背景里的照片,感受着外面街道上传来的关于林浩然的议论声,心中对这位年轻老板的敬畏和倾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她隐隐意识到,跟着这个人,她的人生或许真的能看到难以想象的风景。(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