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只有十里香酒楼,那肯定不一样。
姜荷笑容更灿烂了,说:“连少爷,要是我们做得多,你们又要不了这么多,难道我们也不能卖给别家?”
她虽然没指望着一直做蘑芋生意,但,眼前来说,蘑芋豆腐的生意,能给她们带来银钱。
“你们做多少,我们就能要多少。”连成柏心里已经琢磨着自己把这蘑芋豆腐卖到府城去了!
“连少爷,我们只卖给你的话,是不是得多给点钱?”姜荷见连成柏没表示,主动提出来。
反正她们人力有限,每天做出来的蘑芋豆腐不会很多,再说,她还不知道山上有多少蘑芋呢,谁知道能做出多少蘑芋来?
“可以。”连成柏沉吟半晌,说:“五百文,一年之内,只能卖给十里香。”
“成交。”姜荷喜滋滋的,一张脸庞笑成了花,眼睛笑成了月牙形状。
连成柏问:“你们每天能做多少?”
姜荷敛起了笑容,正色道:“做蘑芋豆腐可费功夫了,所以,我收你十文一斤,一点儿也不多。”
连成柏:“……”
他问的是这个吗?
“一天,十多斤,等以后,可能会做得更多一些。”姜荷模糊地说着,并没有说一个准确的数字。
刘掌柜悄悄在连成柏耳旁说了一句话,连成柏才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他问:“这蘑芋豆腐,能保存多久?”
“两三天,不过,水不能用普通的水。”姜荷补充道:“如果夏天,可能一两天,新鲜着吃更好。”
“那行,掌柜的,付钱。”连成柏让刘掌柜付钱。
“连少爷,还有野兔和野鸡,一起卖。”姜荷忙让姜兰把背篓放下来,说:“刘掌柜,这野兔和野鸡,您称称。”
“好。”刘掌柜将野兔和野鸡拿了出来,说:“这野兔挺沉的。”
合作
“刘掌柜,这只不卖的。”
姜荷看刘掌柜抓到了那只怀孕的野兔,连忙开口,小心翼翼地将野兔放了回去,解释说:“掌柜的,这只我们要留着自己养的。”
“好。”刘掌柜也没说什么,称完之后,又把剩下的蘑芋给称了,五斤整。
出了十里香酒楼,姜兰只觉得钱袋子都变沉了。
方翠英更像是做梦一样,很多话想说,但,现在大街上,也不是说话的好时机。
“娘,我们去买铁锅,没有铁锅,我们现在做得太少了。”姜荷心情格外地好。
“小丫头,你要买铁锅?”铁匠铺子里的铁匠看到姜荷在那挑挑捡捡的,有些好奇。
不一会,看到背着孩子的方翠英,这才上前介绍着每种铁锅的价钱:“这种小点的五百文,中等的六百文,大的七百文。”
“掌柜的,这个,能不能少点钱啊?”姜荷看中了那个中等的铁锅,不算特别大,但比起那个小铁锅来,又大了不少,
掌柜的看了看她们这身衣服,主动降了十文钱,无论姜荷怎么还价,都不愿意再出了。
姜兰心疼地看着刚刚进账六百多文呢,这一会工夫,就剩下几十文钱了。
“姐,你别心疼了,有了这口铁锅,我们能做更多的蘑芋豆腐,到时候,就能挣更多的钱了。”姜荷心里美滋滋,铁锅都有了,厨房还会远吗?
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美。
因为背了铁锅,回家的路上,也是格外怕碰上人。
平平安安地将铁锅背回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小荷。”方翠英将睡着的姜秋放下来,这才看向姜荷。
她还没问呢,姜荷就知道方翠英想问什么了,她垂着眸子,说:“娘,我是做梦,梦到一个老爷爷告诉我说,鬼芋能吃,能做成蘑芋豆腐吃,所以,我今天看到鬼芋,才,想着做蘑芋豆腐的!”
“真的?”方翠英总觉得哪不对。
“娘,当然是真的。”姜荷抬起头,诚恳得不能再诚恳了,说:“我要不跟连少爷说是外婆家的祖传秘方,和连少爷说是做梦梦到的,您觉得连少爷能信吗?”
“娘,小荷脑袋一向聪明,我觉得肯定是爹爹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呢。”姜兰替姜荷说话,说:“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小荷之前烧得人都迷糊了,现在说不准就是福报来了呢。”
“小荷,我,我就是觉得……”方翠英想说连成柏看姜荷的眼神不一样,可,姜荷才七岁,她又觉得是她多想了,她拧着眉说:“小荷,往后这蘑芋豆腐,我来送。”
方翠英觉得,不能让姜荷总去县里。
“不成,娘,我们还要做蘑芋豆腐呢,去县里来来回回的时间太长了,我想着,要不,找张大哥吧。”姜荷早就想好了,说:“我们可以跟张大哥合作,张大哥送蘑芋去县里,我们可以给一点脚路费,比如说,五文钱?”
送点东西去县里,五文钱,再加上,张成风自己卖东西,也更划算吧?
“不成,我自己去送。”方翠英哪舍得这五文钱啊,她说:“小荷,我可以每天早上去县里,白天回来做蘑芋豆腐,再说了,张成风是个好孩子,但这结钱呢?每天结算这么多钱,张成风却只收五文钱?”
不是她不信,而是不敢信,她们现在孤儿寡母的,被姜家赶出来了,姜松又没了,谁知道,张成风会不会动别的心思?
“可是那样,娘就太累了。”姜荷心疼地看向方翠英。
“这有什么辛苦的,比我在浆洗房好多了。”方翠英觉得日子格外有奔头,一天做十斤,也能挣一百文钱!
一天挣一百文钱,这可是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