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盼着朝堂上没有人拿太子这句话做文章吧,否则光凭太子那张笨嘴怕是吵不过。
纪兰舟不由自主地朝斜后方庄士贤的方向看去。
庄士贤一向站在扈王这边能言善辩,此时竟弓着身子沉默不语,模样很是奇怪。
就在纪兰舟打量庄士贤的时候,斜方的光线一闪,一道身影闪到前方。
晋王手执笏板,站在文德殿正中央朗声道:“臣以为扈王所言有理,此事不必惊动大理寺。”
“六弟你……”
太子惊讶地看向晋王,难以置信的低声喊到。
这还是纪兰舟穿来之后第一次听到晋王开口说话,他不由得打起精神更专注些打量眼前的晋王。
晋王皮肤白皙身形颀长,一双狐狸似的吊眼加上他尖细的声音让纪兰舟莫名地无法产生好感。
“太子有所不知,此女出身教坊本就是戴罪之身,”晋王转向太子说,“只因追求荣华私自逃离教坊,偷跑出城时被野兽咬死,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死有余辜吗?”
此言一出,文德殿上瞬间一片哗然。
众臣一改先前犹豫,纷纷面露不屑和鄙夷的神色,显然对教坊女子遇害一事嗤之以鼻。
太子顿时哑口无言:“这……”
而纪兰舟则疑惑地眉头紧皱,不错眼地盯着晋王。
事情发生不过两日,晋王为何会对细枝末节如此了解?
况且教坊小厮那日分明说看到翠梅上了贵人的马车,怎么变成私自出城了?
由于晋王加入“战局”,朝堂上主张不予彻查的声音甚嚣尘上。
原本嘴上吃亏的扈王见到形势朝他逆转后立刻露出得意的笑容。
而晋王则不动声色地退回到行列中,谦卑地低垂着头仿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纪兰舟用笏板挡着脸,余光打量晋王和扈王二人。
看起来纪兰轩和纪兰辙平素并无往来,此前几次相见也并未发现两个人有什么交流,何时沆瀣一气同声同气了?
再说晋王是继皇后的儿子,如今太子势微各方虎视眈眈正是暗地争储的时候,他怎么可能和庄贵妃的儿子和平相处?
这位晋王殿下难得说一次话居然是在这种情形,不得不让纪兰舟多想。
莫非翠梅身亡一事与晋王殿下有关?
这时,太常寺卿沈尚居然站了出来。
沈尚大步走到大殿上,拱手说道:“陛下,庆元节将至本该举国欢庆何必为了一介罪民劳师动众扰了兴致。只不过宫宴前夕发生凶案属实不吉,京城守卫有不查之失。以老臣之见,应当将当夜值守的卫兵革职查办。”
没想到沈尚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老头居然如此冷血,这件事和太常寺有何关系非要跳出来发话。
纪兰舟冷眼瞥过去,猜测沈尚究竟是在为扈王说话还是在为晋王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