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个村子是怎麽做到现代艺术与古代氛围交融的。不同于现代的村落在入村的门口竖一块碑表示分割线,永源村的村牌坊,青石板材质的三门石牌坊,虽然经过了时间的摧残但还是能看见雕刻的图案,从一条鱼开始游动到一个婴儿的面前,竟似拉开序幕一般,随之罗列出小孩丶少年丶青年丶老人和婴儿,只是婴儿的表情和第一个婴儿的图案完全不一样。
他们走进去一看,无人打理的枯藤攀爬而上,几乎把整个牌坊包裹住,只留下依稀能辨别的永源村三个大字,藤蔓根部已经腐烂,中部叶已经枯萎,反倒是不停攀爬的顶端生机勃勃。
“我们进去看看。”严喻安拉着孟欣故的手,一栋栋小洋房在树林间隐逸,但依旧能看见一座座高脚吊楼。他们试探着往前走,手机还能正常收到信号,这才发现村口的地势很高,往里走就是一个个深坑,坑里还有一段平滑的路。
永源村曾泡在水里很多年,高脚吊楼的支撑木上面还能看到贝壳的踪迹,不见光的部分还有鱼鳍。
范无救走在前面,为他们开道,吊楼里探出几个小脑袋直勾勾地看着他们,眼睛里没有一点孩子的纯真,他们看到孟欣故,扯出来的笑让人毛骨悚然。
严喻安另一只手接起电话,千里之遥的花共秋有序地安排好了,在永源村提前安排了导游,同时为他们租了一个吊楼,付了三个月的租金。
他挂了电话,就看见一个穿着布衣的中年人气喘吁吁地向他们走来。
“那个就是永源村的村长,姓黄,但他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严喻安小声地解释着。
“按理说一个村子里的村长会安排本村的人担任,怎麽这里安排了一个外村人,是有特殊的关系吗?”孟欣故问道。
严喻安小幅度地摇头,“现在竞争压力大,村长也要考试了,而这个村子没有人报名参加,这次轮到了隔壁县的人调过来做村长。”
那还真是质朴的原因。
黄主任一路小跑而来,看着他们,十分热情。这也很理解,毕竟谁看到能在村子里投资的金主会不喜欢呢!
吊脚楼上的人一看见村长来了,无趣地撇着嘴,啪的一声窗户关得震天响。黄主任一时挂不住面子只能赔着笑解释,“村子里的人没什麽文化,比较封闭,突然看见一个外乡人没有反应过来。”
严喻安不在意地笑笑,由村长带路去定好的房子里休息。
其实这个村子没有想象中穷山恶水,交通极为便利,若是开发得当,能直接变成附近县域的生态旅游村落。
“国家也大力投资这个村,路也修好了,要不是他们不配合宣传,早就开始农家乐宣传,吸引第一批游客。”黄主任站在斥巨资修建的吊楼区,叹了口气,这个吊楼区可是又打造成商业街区的,毕竟离附近的县域近,还有直接停车的地方,吃喝玩乐一体化构建。
可是现在,就只有几个大型的建筑立在这里,零星地开了几家旅馆。不过室内的环境不错,每一个房间都有空调和其他现代设施。就是没有几个人,空荡荡的。
“这个村子里的人都不外出打工吗?”范无救开了门,四处逛,一边问道。突然他的脚步停在了窗户前。
“村里人比较淳朴,不愿意外出打工,人也没有追求,只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刨食,能糊口就行。”黄主任说这话的时候也有点尴尬,他作为村主任又是也看不得懒人,还是一个村懒。
但是没有办法,怎麽劝他们都不听,导致每家每户都穷,只有他这个做村长的还没有放弃。
孟欣故看范无救难得入神,也走过去看,“哪里是干什麽的?”
“那里是孤儿院。”黄主任答道,复又叹了一口气,“作孽啊!”许是怕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黄主任打着哈哈把这事岔了过去,让他们早点休息,在这里的几天,他会把一日三餐送过来,不用自己开火。
严喻安一边点头,一边麻溜地找到了厨房,看看厨房的环境,甚是满意。
“这里还是老式的柴火竈。”孟欣故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一顿夸赞,下意识地忽略他们的住处没有柴的事实。
通讯器适时地亮起,不过这次是范无救接起来,他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小幅度点点头。孟欣故用手摸了摸墙壁,有一股旧旧的尘气,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腥味。
孟欣故耐心地辨别着,两根手指来回地在空中挥舞,仿佛置身于海洋深处。
“是海腥味。”严喻安听他喃喃自语。
范无救扯了一把椅子坐下,顺手关掉通讯器,“谢必安说他去查了资料,发现永源村的地以前就是一片海域,可倒回去几百年这里也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不知怎麽突然发大水,把这里淹没,一百年前这块地才退了水有了人烟。”
孟欣故追问:“那这里的人能在生死簿上看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