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未到,不强求。
【强求为贪。】
尤其是修行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修行把自己修得“便秘”、“失眠、颈椎增生、腰疼”,胯关节也出了问题,那么这种修行是不是不如不修?
这辈子都修不好,凭啥期待下辈子能好?
一切都是因果。
我这辈子啥也没干,就是特别会坐着,所以我能成佛成道?
我这辈子帮助了很多人,积攒了很多的福报,所以我有机会成佛成道?
哪种途径更符合天道,更有因果道理?
如果想成佛成道,就多向佛、向道学习。
佛的发心是为了自己解脱,还是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打坐容易成为“枯坐”,意思是落入了形式化的修行。
以人为本。
如果”修行“让自己不健康也不快乐,那不如把修行放下。
不抄经、也不打坐。
修行,修的是贪念。
贪念太重会入魔。
先正心。
脚踏实地,认真地做些对社会、对众生有意义的事。
【篇外:正修的标准】
关于修行,很多人容易执迷。
平时生活中的贪比较容易察觉,但修行上的偏却很难被发现,因为它披着慈悲的外衣。
是不是正修,与是否善良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要以自己的状态为衡量标准。
“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了,“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了,“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了等等,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越来越好了,这才是正修。
尤其是自己的心情,是最重要的标准。
心态越来越差了,那自然是有修偏的地方。
在没有成仙成圣之前,我们都只是走在修行的路上而已,修偏了也很正常,改过来就好了。
关键是要先意识到问题。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
她身边的家人撒谎成性、贪得无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苛刻别人……
这位友友作为修行者,被“善良”二字所绑架,不断地被消耗,既有金钱方面的被压榨,也有情感方面的被打压,一直消耗到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
但是自己还有孩子。
自己没过好,还亏欠了孩子。
长期的被欺压,导致了自己情绪不好、身体不好、家庭关系也鸡飞狗跳的。
她把日子过得举步维艰,还以为这样可以消业。
她又勤奋地不断抄经,心心念念地期待着自己这辈子可以把业力都消完,下辈子就能够过得好一些。
她一边被“善良”禁锢住,期待着忍受苦难可以消除业力,一边又因为自己好心没得好报,“感觉自己对人好都是错”,“是不是要冷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