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三菜一汤所有惨烈经历都是为了这一刻……
星期一下午,技侦实验室,罗乐翻着报告低声念:“二甲苯?”
“二甲苯嘛……”陈建平慢悠悠地刚开了个头。
“行,我先走了,辛苦。”罗乐啪地合上报告,转身就往外走。
没说完的话在嗓子里卡了两秒,陈建平一脸莫名地转头望向冯宁:“他今天怎麽这麽利落?平时不是恨不得把分子式背下来才肯走?”
“可能是心里有数。”冯宁没擡头,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个不停。
电话响了两声就通了。
陶律夏:“二甲苯?你为什麽不在实验室问清楚?我又看不到报告。”
“没顾上。”罗乐顺着步梯往下走,“你跟我讲讲。”
陶律夏:“汽修店的环境中,大概率是用在油漆稀释剂或者清洗剂里。”
“二甲苯对空气丶水体丶土壤的污染风险都不低,正常来说,店主不能随便乱倒。我查一下这类産品的环保限值发你,你可以对照检测数据看看,店主是不是用了违规溶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把报告里的要点讲完,话题渐近尾声,罗乐像是随口一提:“晚上想吃什麽?”
“你要过来?”陶律夏问。
“废话,你这情况,我能放心?”罗乐推开旋转门,脚下带风地迈下台阶。
可台阶没走完,就觉出不对劲,电话那头安静得太久了。他脚步一缓,低头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亮着,通话没断。
一秒丶两秒丶三秒……
时间漫长到让罗乐心口发毛,他忽然就怕了,怕听见那句——“别来了”。
风卷着毛絮在半空翻飞,像纷扰的乱雪,罗乐停下脚步定定地站在正午的日头下。
“也没有特别想吃的。”陶律夏终于出声。
罗乐肩膀一松,心也跟着落了地,他擡起手用报告遮着太阳,阔步往办公室走去。
“那你家有高压锅吗?”罗乐又问。
“没有,怎麽了?”
“知道了,你晚上别点外卖,等我。”没等对方回话,他就挂断了电话。
傍晚,厨房里传来高压锅“咝咝”的排气声,锅里是罗乐炖的骨头汤。瘦肉丶排骨丶红白萝卜各半,要是换成砂锅慢炖三小时,汤头会更好,可今天没有时间。
学做饭对罗乐来说,曾经是件难事。
起初他以为做饭不过是“照着步骤琢磨一下,就能上手”的技能,结果真动起手来才发现:哪怕一板一眼照着菜谱复刻,厨房依旧能乱成“案发现场”。
也不怪沈月枝这麽多年做饭总爱凑合……
从“蒸米饭放多少水”都要上网查的「厨房菜鸟」到现在能把刀工丶火候丶调味拿捏得像模像样,罗乐断断续续磨了一年多。
接水丶等火的空档,他透过厨房的玻璃门往外望,陶律夏正坐在餐桌上写写划划。罗乐看着看着,心里就涌起甜来,那些把食物炒糊丶煮烂丶炖黑的惨烈经历,好像都是为了换来眼前的这一刻……
排气声停了,他泄压开盖,又从蒸锅里取出几个包子,白菜肉馅,食堂公认的金牌面点。做好的菜也一一端上桌:菠菜拌粉丝丶葱油手撕鸡丶冷豆腐。
“骨头汤,给你补钙。”罗乐随口说着,拿起包子咬了一口。
陶律夏喝完碗里的汤,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好评:“再来一碗。”
罗乐笑着起身,骨头汤里的钙少得可怜,真正析出的主要是氨基酸和嘌呤,以「陶神」的知识储备,不可能不知道。可他一句都没拆穿,大概是给自己的例外。
吃完饭,罗乐哼着小调把碗筷收进洗碗机,打开小冰箱翻了又翻,扭过头问:“你的酒呢?藏哪儿了?”
“戒了。”陶律夏擦着桌面。
冷气拂过脖颈,罗乐半天没动,手指搭在冰箱门边,沉默片刻才缓缓合上。
“汽修店主那边有什麽进展吗?”陶律夏像没事人似的问。
罗乐回过神来,拿了一罐气泡水打开喝了:“他那天晚上去倒的是一种廉价但不环保的清洁剂,主要成分二甲苯,和M酮无关。估计我们去得太勤,他怕违规用料的事暴露。”
“我查完监控就直接过来了,刚好你也帮我分析分析。”罗乐拿起一张纸往桌面一铺,画了起来。
“裴晓冬21点37分送完最後一单外卖离开汽修店,21点45分接到汽修店主周平的电话,22点15分在双柳公园烧纸。”
“而周平当晚21点50分出门,去了个离店巨远的便利店交易,一直到22点30分,他一直坐在便利店外面,像是在等人。”
“这麽看,他没有作案时间?”陶律夏说。
“对,我也这麽想,除非他有同夥。”罗乐盖上笔帽。
陶律夏看着纸上的线路图,又翻了翻地图:“裴晓冬为什麽要去那麽远的地方烧纸?汽修店到双柳公园,这两个点隔着将近三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