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顾熹之没明白,仍旧担心,姬檀便与他解释。
皇帝正值盛年,他自己这江山还没坐够呢,哪希望有旁人觊觎继承,再说,能够继承江山的又不止姬檀一人,光皇子所里就有好几位皇子了,且陛下还能再生,後代有的是,不差姬檀这一个,可姬檀却是对他威胁最大的,深受皇帝忌惮。
这时候若他给姬檀下旨赐婚,岂非给姬檀如虎添翼。
姬檀的身份地位注定了他的太子妃不会是普通人家,定然有权有势,这是皇帝不愿看到的,为此宁愿让姬檀的太子妃位空悬多年。
“做皇帝难,做太子比皇帝更难,你看到了吧。这下可放心了?”姬檀眨了下眼睛,仍旧专注觑着顾熹之。
顾熹之垂首低眉顺眼,脸颊微微发烫,手指都不由攥紧了,抿了抿唇。
殿下的意思是说,至少好几年内他都不会娶亲,而只做他的妻的意思吗,殿下这是在向他解释道明心意吗,殿下是不是真的,也是喜欢他的。
姬檀没想到顾熹之会想这麽深远,虽然他心里确实也是这麽打算的,做顾熹之的妻才是长远之道,但这可不是说他喜欢顾熹之,或是对他有情什麽的,都是为了掩盖身世秘密,仅此而已,若是皇帝宾天,他立刻和顾熹之断绝关系登基,再也不用担心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他不愿彻底除了顾熹之这个隐患,就只能慢慢熬了,或者等待皇帝宾天的机会,这个他是相当愿意的,但同样风险也大。
姬檀仅是一想就倍感郁闷。
此时的顾熹之心情已经完全被姬檀抚平了,唇瓣微动,明知故问姬檀的意见,“嗯,那这些劝谏的折子和上面推荐的人选——”
“兹事体大,不予理会不太好,但孤若是纳了侧妃,她虽为孤助力,可东宫乌泱泱地新进一批侍奉下人,东西也搬来搬去,易混入政敌眼线,徒留後患。这样罢,此事便交由你办了,为孤细探一番,看看他们推荐的太子侧妃人选可堪纳娶,走个流程,如何?”
顾熹之自然无有不应,笑道:“微臣领命,定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他不用查就已经想好了,全都不合适,不论是谁,都没有办法尽心尽力照顾好殿下,反而给殿下带来祸患。
对于这个结果,两人心知肚明,姬檀也不拆穿他,让他把这些折子拿走处理。
顾熹之照单全收,同时担心地:“殿下,还有别的吗?”
姬檀给小印子使了个眼色,让他把所有折子都拿给顾熹之,顾熹之尽数收了,一本不落,唯恐漏了分毫让这种事情再打扰到太子殿下,叫他真起了纳侧妃的心思,不仅是这次,甚至是往後,都一并由他处理罢。
太子殿下日理万机,哪能分心处理这种小事。
在顾熹之提出这个要求时,姬檀擡头眯着眼睛别有意味地打量他,这呆子居然还知道得寸进尺,一个人独占他,倒是长进了不少。
最终姬檀也只是一笑,摇摇头随他去了。
顾熹之为他解决这些後顾之忧,倒也是桩省心事。
顾熹之此时正在埋头苦收折子,这本收起来,那本也收起来,通通拿走,看看这些官员都推荐了什麽女子给殿下,日後他定要警醒着绝不能让对方得逞靠近殿下,殿下是他的,谁也不能抢走。
顾熹之又在书房坐了会儿陪着姬檀,不过说完这件事,姬檀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实在没空陪他插科打诨,他是要静坐看着自己也好,还是先行离开也罢,姬檀都随他愿。
顾熹之其实也有政务在身,但他是被太子殿下请去的,不算自己旷值,于公也说得过去,便多留了会儿看着姬檀,後来他心想要努力为殿下在朝中笼络势力,不断往上爬,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东宫。
晚上,月明星稀,万籁俱寂。
顾熹之躺在房间的床榻上目不交睫,白日的事情,加上迫切想为殿下笼络势力,强大自身,让顾熹之心头压力愈增,辗转反侧彻底失眠了。
他脑中零零散散地浮出许多想法,不住回想今天。
一会是仍惧怕殿下日後终会纳妃成亲,自己难以接受不知何处何从,一会又是自己短期内不够强大,帮不到殿下更多。
又过一会忍不住猜测殿下对自己的心意究竟如何。
顾熹之翻了个身,面朝向殿下,将殿下今日对他间接解释的话一遍遍回忆。
最初被逗弄的委屈和气闷揭过,只剩下不断上涌的甜意,殿下说的什麽侧妃进门徒留隐患,全都是托辞,不过不想纳罢了。
他是他一个人的妻。
真好。
鬼使神差地,顾熹之的思绪愈发发散,从太子殿下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漫无目的,胡思乱想。
倏而,顾熹之灵台一清,坐起身来。
因为太子殿下说的那句话,顾熹之想到了另一件事。
纳妃进门需新进许多侍奉下人,当年他母亲为宫里奴婢时,恰逢皇後册封入主栖梧宫,正需下人,而太後在宫中居住已久,早已有了自己习惯信任的心腹宫女,不会挑选新人。
那麽,也就是说,当年他母亲为奴婢所侍奉的主子,正是皇後娘娘。
再照这个时间往前回溯,顾熹之想到自己和太子殿下序齿相当,就连生辰八字都是极为接近的。
那岂不是,他出生时曾有幸和殿下在同一宫?
他们那麽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缘分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