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前摇摇头,皱着眉,压低声音道:“我倒没什麽不舒服,只是我不太看好这次局里的破案速度,想17小时内完成任务,很难。”
这次浮尸案他几乎从头跟到尾,但也正因如此才觉得很是棘手。
通常凶杀案的犯人往往80%都是熟人作案,这主要是从犯罪动机,和作案特点上来进行分析的。而他们也能通过DNA分析,指纹对比,监控查询,网络追踪等几个方面,精准高效锁定嫌疑人。
但这次……
局里已经做过尸检,并没有在受害者身上,发现凶手留下的DNA和指纹。
与此同时,网络组同事对被害者手机进行网络追踪,更是毫无线索。
被害人白星雪,是个内向的大学生,最近一个月除却和舍友老师同学交流之外,接触最多的只有夜店经理,老板和网贷催债人,可经过这两天调查问询,最近和白星雪联系过的人全都排除了嫌疑。张琴案同样如此。
于是。
——局里线索也就断在了这。
“这次案子确实挺难。”
夏钰阳点点头,眉头紧锁:“要不是前段时间那场特大号台风,导致西辅路那边的监控摄像头失灵受损,说不定咱们就能找到有关于凶手的线索了。”
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监控摄像是警局破案,收集线索的最佳手段。
可白星雪一案中,监控摄像却被突如其来的台风破坏的一干二净,导致案件难度直线攀升,破案速度大大降低。
“不一定。”
孙向前沉吟,认真道:“台风虽说导致大量路面监控失灵,但市区能用的摄像头还有不少。”
“对方能准确避开这些监控摄像,说明对方要麽在网络技术方面特别优秀,能够通过网络查询每个监控摄像头的具体情况。要麽是他对这片区域非常熟悉,熟悉到闭着眼也不会走错。”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台风,对方大概率也能完美避开这些监控。”
孙向前神情专注,掏出纸笔冷静分析:“同样凌晨遭遇袭击,完美避开监控,无法采集指纹与DNA,且身高超过185……”
“昨夜张琴袭击案出现的嫌疑犯,同样满足白星雪被杀案嫌疑人的特征。”
“加上两次案件发生时间极近,又在咱们分局管辖范围内,属于同区域作案……所以之前局里就讨论过,这两个案件的凶手大概率是同一个人。”
孙向前看向夏钰阳:“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什麽人才符合这些要求?”
“IT从业者?快递员?外卖员?又或者是熟悉城南的本地人?”夏钰阳皱眉分析,看着笔记本上的关键词低声道。
“你说的没错。”孙向前点点头,“这也是白天开会讨论得出的结论。”
“可你看从开会到现在,已经过去16个小时……找到人了吗?”
孙向前指着右边工位上七八个打着哈欠的同事道:“你看他们白天跑那麽久,问询了那麽多快递员,外卖小哥,抓到人了吗?”
孙向前摇摇头,叹口气道:“昨天小鹿说犯人身高大概185,但天黑情况紧急的状态下,她也没看清对方到底穿了什麽鞋。”
“现在运动鞋鞋底厚,动不动四五公分,搞不好那人只有一米八。”
“加上若对方提前做足准备,模糊身高讯息。再结合白星雪身高175这个讯息来看。”
“这犯人身高大概率在178~185之间。”
“但即便我们优先排除身高178以下的人,可你看咱们城南区整个快递,外卖员,以及IT从业者有多少人?”
孙向前在身前比划出一个夸张的数量,摇头道:“如果一一排查,别说17个小时,72小时都够呛。”
张琴案附近就是城中村,大量外来打工人员以及本地人混住,其中不少人就是送快递和外卖的,加上城中村改建困难,路道七弯八拐,短时间内向做完全部排查,几乎不可能。
而白星雪所住附近,同样也是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两边同时需要排查,警局根本没有那麽多时间和人手。
孙向前叹了口气。
昨夜张琴遭袭案,和肇事司机逃逸案,局里还调动了不少警员,甚至队里还有几人受了伤,令本就不够用的人手,雪上加霜。
除却凶杀案之外,城南公安分局本身还需要维持城南区的治安,守护辖区安宁,局里总不能将所有人都叫来处理一个案子。
“……”夏钰阳沉默下来,皱着眉头不说话。
城南公安分局管辖地,是整个桐州市最繁华热闹的地段,不但有人口稠密的老城区,还有桐州市标志性商业圈,与网红游乐场等多处人流密集区。
在没有杀人案的情况下,局里同事都需要经常加班。
现在要做全面排查,短时间内确实很难完成……
没有更详细的证据线索,想从茫茫人海中找出嫌疑人,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