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麽提心吊胆的过了好些日子,倒也一直平安无事。
只是每次沈阿衡看着他消失在林间的背影时,心里总会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心里盼着这场风波能早些过去,不用再像犯人一样躲躲藏藏的了。
这日午後,阿史那玉又提着一兜新采的洋槐与河鱼河虾来做饭。
翠绿的竹笋炒的脆嫩爽口,河鱼河虾做成的汤鲜的差点鲜掉眉毛。
沈阿衡捧着碗吃的津津有味,阿史那玉就坐在对面,安静的看着,墨发垂落,眉眼间满是温和。
饭後,他照例收拾碗筷,水流声与瓷碗碰撞的轻响,在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等他擦干手转身要走时,沈阿衡赶紧竖起一本医书假装钻研起来,眼角馀光却瞥见他杵在院门口没动。
那双墨色的眸子黏在她身上,眼尾微微耷拉着,指尖无意识的摸索着衣角,活像只不忍离开主人的小兽。
沈阿衡心里跟被小羽毛挠了一下似的,一转念间,又硬起心肠来,板着脸故意逗他:“怎麽还不走,别路上被官差当成采花大盗抓了?”
阿史那玉被她逗得愣了愣,耳尖悄悄泛红,低低应了声:“好”,转身时脚步顿了一顿,又回头,飞快的瞥了她一眼,才轻手轻脚的隐进了院外树林里,如一阵风般无声无息。
沈阿衡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忍不住扯嘴笑了笑,小声嘟囔:“小呆子。”
把门闩插上,刚走得几步,还没来得及回後院,院外突然传来“砰砰砰”的大力拍门声,伴随着粗声粗气的大叫:“开门!官府查人,赶紧开门!”
那声音跟炸雷似的,在寂静的深夜里炸响,吓得沈阿衡手一抖,心头飞快闪过一个念头,还好刚刚送走了阿史那玉。
他武功好,轻功想必自也不弱,这半天功夫,应该已经走远了。
但饶是如此,沈阿衡还是後背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一步步慢慢的挪到门边。
门一打开,一队官差“呼啦”涌进来,高的瘦的像晒蔫的竹竿,矮的胖的像圆滚滚的米缸,年轻的一脸横肉凶巴巴,年长的留着山羊胡像个账房先生,瞧着跟戏台上的粉墨衆生似的。
为首的官差头儿手按腰刀,粗声粗气的问:“小丫头,你家可曾窝藏了那外路来的无籍小子?识相些的,如实交代,免得自讨苦吃!”
沈阿衡赶紧缩回脑袋,肩膀微微发抖,一副被吓懵了的模样,湿漉漉的大眼睛眨巴两下,声音细若蚊咛:“没丶没有呀……我家就我一个人,平时连飞进来的苍蝇都是雌的,哪来的男人。”
“没人?”那官差头儿明显不信,挥了挥手:“给我搜!里里外外都仔细搜一遍!
话音刚落,几个官差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冲进了後院,不一会儿,便从里面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
沈阿衡眼睛偷偷瞟了一眼,见院子里晒的药材被踩的乱七八糟,厨房里的碗碟摔碎了好几个,连师父留下的旧木箱都被他们扯的歪歪扭扭,里面的医书散了一地。
沈阿衡看得肉疼,在心里骂了一百句脏话,却只能强行忍着,拽住那官差的袖子,怯生生的问:“大丶大人,你们这是在找谁啊,是什麽江洋大盗还是流寇山贼啊?”
那官差头儿三角眼一瞪:“官府办案,别瞎问!”
沈阿衡悻悻的:“……哦。”
官差头儿将沈阿衡上下打量一番,见她随意梳着两个发髻,鬓边碎发胡乱翘着,身上的粗布衣裙洗得发白,袖口磨破了边,还打了好几个补丁,脚上的布鞋沾着泥,鞋底眼见也是有些开裂。
一张脸蛋圆乎乎的像只红苹果,眼睛虽亮,却盛满了怯意,微微瑟缩着肩膀,活脱脱就是个没人看管照料的小姑娘,于是便问:“你家里没大人?”
沈阿衡适时的立刻低下头,声音带着点哭腔,鼻头抽了抽,哽咽着道:“我丶我是孤儿,从小跟着师父长大,两年前师父去了,现在就剩我一个守着这破院子啦……”
说着还故意用袖子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泪,瞧着好不可怜。
旁边几个年纪稍长的官差脸上明显露出了不忍,下意识放轻了手里拨弄东西的动作,没再像之前那样粗鲁。
便在这时,搜房的官差们陆续回来,纷纷禀道:“头儿,没搜到有男的。”
官差头儿皱了皱眉,瞅着这巴掌大的小院子,也确实不像藏人的地方,晾这小毛丫头也不敢窝藏男人,便招呼衆人:“走!”
沈阿衡心里暗自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脸上明明还挂着委屈的小表情,却已迫不及待的送他们出门。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官差服色,身材高大的男人刚要跨出门槛,忽然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鹰隼似的目光落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褐色小瓷瓶上。
男人走了过去,弯腰拿起瓷瓶,拨开塞子凑近闻了闻,一双琥珀色的眸子闪过一丝异样的光。随即擡眼看向走在人群最後的那个小姑娘,声音低沉沙哑,带着点异域口音:“这瓶子,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