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若无的,衆人三言两语便将这话题揭了过去。
杳娘拉着祝娘子说着香山寺,将她的目光从祝平安的身上移开。
祝娘子在青山府时便爱礼佛,时不时的便去佛寺拜拜。
因而杳娘一提起,她便转了心思。
一顿饭食下来,祝平安总算喘了口气,大快朵颐起来。
南山堂外,一辆马车等候多时。
赵听淮不知何时去买的,比原先的更为宽敞。
便知祝平安她们四位女娘坐在一起,也不显拥挤。
凳子上铺了厚实而软绵的垫子,一路颠簸都轻了些许。
赵听淮与祝大郎坐在车辕上赶车,时不时说着两句。
约莫出发的太早,路上不曾遇到拥堵。
到香山寺的山脚下,香客络绎不绝。
祝平安扶着祝大郎先下了马车,祝娘子紧随其後,随即杳娘与甘草也被赵听淮扶了下来。
天光大好,晴日明媚。
祝平安掀开幂篱,擡眸看向那刺眼的阳光,晒笑一声。
倏地,身後有人影靠近。
“大师,你这可真不准,雨天可不是这样的。”赵听淮的脸上难得染上顽劣的笑容,眼眸中的戏谑之意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格外耀眼。
他擡手将幂篱放下,俯身叮嘱道:“眼睛未好全,这光刺眼,还是不盯着看比较好。”
他存了心去逗她,来往的人群时不时有人掠过此地,大胆些的女郎更是拿着帕子捂嘴笑着。
两人这般动作,亲密的像是新婚夫妇。
祝平安咽了咽口水,擡眸看他,心中没得提了起来。
她眼无笑意,多了两分胆怯。
赵听淮一怔,敛了笑意略後退了半步。
两人都注意到了来往人群的目光。
蓦然,祝平安垂下眼眸,淡声道:“知道了。”
转身便走到了祝娘子与杳娘身旁。
杳娘刚刚在为祝娘子与祝大郎说着周围景色,并未注意。
“可是晒得,这脸怎得这般红?”祝娘子一转身,便见祝平安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什麽,耳垂脸颊都泛着红。
祝平安嗯了一声,顺着应了下来,“日头是有些晒了。”
她总不能说因为与赵听淮站在一起被旁人误会了吧。
只怕她阿爹阿娘会立即拽着她回青山府。
“这还有百八十的台阶,平安可要阿爹背你上去?”祝大郎想起她旧病刚愈,提议着问她。
祝平安忽地想起上一次,她被赵听淮背着上前下来的时候,赶忙摇头,“不。。。。。。不用了。”
似是让他们放心,很肯定的说道:“我没事,我能走。”
她的顾虑赵听淮亦是清楚,早早便叮嘱了杳娘与甘草,不可说漏半分。
故而一行人相伴拾阶而上,登上这盛名久传的香山寺。
祝平安喘着气,心里却是踏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