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还好,偏生她与昭王殿下之间还存了君臣之别,着实难办。
她想着先等朝中的消息,再定安排。
除了她自己,还有母亲。顾宁熙想效仿表兄的做法,等自己安顿后,就接走母亲。她忧心此事会有些棘手,若顾家仍觉她有利用价值,不肯放走母亲该怎么办。
宣平侯府的亲随迟迟没能等到宣平侯,一路寻了过来。
他见侯爷面色苍白,有如大病了一场,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般狼狈。
“无妨。”宣平侯挺直了腰杆,“回府。”
“是,侯爷。”
马车一路出宫,宣平侯压住了心中的狂跳。
想那宜安侯姚家,当初不过是晋阳一普通士族。既无立国的军功,又无朝堂的建树,却能在大晋风光至今。
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与皇家的姻亲。
而他宣平侯府乃开国元勋,家族累世的功勋,姚氏一门望尘莫及。
当初大师为熙儿测算的命格当真灵验,果然是三甲天上贵!
到侯府门前,宣平侯直奔后宅而去。
他先去了沁兰院,孟夫人方在刺绣。
这段时日侯爷多赋闲在家,孟夫人起身请安,却被扶住。
沁兰院中很快斟了茶水,此刻宣平侯已稳住了心绪。
他开口:“熙儿呢?”
“在她房中睡下了,总有一两个时辰了。”
眼看着要到晚膳光景,孟夫人道:“侯爷若是寻她,我这便让人唤她起来。”
“先不必。熙儿何时回来的?”
“约莫午时。”
“她神色如何?”
“不大好。”
孟夫人正担心于此,今日并非休沐,熙儿忽然归家不说,也没什么胃口。连午膳都是她哄着,才勉强吃了两口。
“侯爷,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没有,你莫担忧。”宣平侯安抚她几句,“切莫胡思乱想,总归是有好事发生。”
他没有多停留,命人去顾老侯爷院中通传,去与父亲商议这一桩大事。
顾宁熙不答,孟夫人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
“选夫婿一定要慎重,不求家世如何贵重,但人品一定要好。且不能单看他一个人,还得考量他家中境况。”
孟夫人来了精神:“你身边的人中,我看像你表兄那样的就很好。铭轩孝顺,年纪轻轻就能撑起家中门庭。他对你又好,凡是你的事,他全部都上心。”
孟夫人越想越开心,铭轩已是五品的将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况且又是她母家,母亲和嫂嫂一向疼爱熙儿。尤其是嫂嫂,那般温和好相处的性子,谁给她作儿媳都不用担心被琢磨。既无婆媳间的矛盾,又没有妯娌间的不满,熙儿要是嫁过去,日子不知该有多舒心。
见母亲大有收不住话的架势,顾宁熙恰到好处地打断道:“母亲,那什么样的是不好的?”
孟夫人想了想,像三郎那样的不必提,还有京都那些没有功名的纨绔子,想必她看不上的,熙儿也看不上。
当低头瞧见一旁的玉佩时,孟夫人补充道:“像昭王殿下那样的,我看也非良配。”
“为何?”顾宁熙停了手中笔。
孟夫人自有一番道理,关上房门,说什么也无需忌讳。
她道:“昭王殿下出身太过显赫,谁家姑娘嫁了他都得矮上一截。你瞧近来陛下为昭王殿下选王妃,那天子对儿媳更是万般挑剔。”
孟夫人越说越顺:“况且昭王殿下家中是后母当家,偏心亲生子是人之常情。昭王殿下兄弟姊妹更是不少,光是年节的走动周旋就很是伤脑筋。”
虽说还不清楚昭王殿下的性情,但光凭以上这几点,孟夫人就觉得不妥。她的女儿,若是恢复了侯府嫡女的身份,那王妃也是能当得的。但皇家纵有泼天的荣华富贵,她也不想女儿去受这份罪。
她的女儿,能一辈子顺遂无忧、自在安宁便好。嫁个简单些的人家,侯府也能为她撑腰。最好再嫁得近一些,熙儿可以时常回府看望。
顾宁熙默了许久:“母亲,您怎么还挑拣上了?”
第53章宿命
听见女儿幽幽的话语,孟夫人反应过来后失笑。
但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总是希望熙儿能觅得一位如意夫婿。
天底下做父母的心都一样,孟夫人道:“白日陛下与皇后娘娘设宴为昭王选妃,可有结果了?”
顾宁熙老实道:“孩儿不知道。”
孟夫人稀奇:“京都最出挑的女郎,但凡未曾婚配的今日都在宫中。昭王殿下竟一位也没有瞧上?”
顾宁熙想了想,赏花的工夫他都在与自己对弈。后来开宴时,也不见昭王殿下格外留心过什么人。
天潢贵胄眼高于顶,孟夫人道是寻常,却也越发觉得昭王殿下并非良缘。
孟夫人是过来人,与女儿说了句心里话:“日后婚嫁时,你若没有缘分可以两情相悦,一定要挑一位喜欢自己的夫婿,不要去挑自己喜欢的。前者才更会敬你、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