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想着,赵弛已收拾好行囊,搬上马车。
回头,瞥见水笙坐着不动,便抱着人走出破庙,托入车厢。
水笙扶着男人肩膀,摸到脖子上,只觉触手之间似乎又变烫了。
“赵弛……”
他一咬牙,动摇的念头变得坚定,在对方驱策马车时,默默靠过去,猝不及防地要把缰绳夺走。
嗓音一改往日的温吞绵绵,清亮地呵斥着“吁——吁——”,竟要马车停下。
马儿被牵制着忽然掉头,赵弛心惊:“水笙——”
说着,与他一起持住缰绳,严声吆喝。过了须臾,总算将马车安稳地靠在树荫底下。
赵弛胸膛稍有起伏,准备与水笙道两句,掌心一凉,被一只柔软,带了些薄薄茧子的手心牵着。
他滚咽喉咙,下意识反包着那只手,贪图那股凉快。
日头刚升,泥道被车轱辘压出几条歪歪扭扭的辙印,可见方才多么惊险。
水笙没等赵弛开口,率先发话。
他脸色愤红,有些凶巴巴地:“快,快掉头,先回去休息。”
此刻触摸,赵弛手掌的温度已然攀升,往额头摸去,同样烫手。
许是赵弛筋骨强壮,忍耐力比之常人更好,未觉得有何不适。
听水笙呵斥,略微沉吟,怀里的少年涨红着脸,重复道:“留在庙里休息一天。”
这语气并非商量,而是命令了。
“水笙……”
“若是路上又病倒了,我该怎么办……”
水笙软下脸色,涨红的脸颊淌出两行清莹剔透的泪珠。
如此,赵弛被两行清泪刺痛心口,当即答应。
他把少年抱在怀里擦去眼泪,低声应答:“听你的,我们休息一天。”
两人卸下行囊和箱子,重新回到旧庙。
水笙将卷起来的竹垫子铺开,推了推赵弛,又换上那副有些凶巴巴的口吻。
“先躺着,睡一觉。”
交待完,径直翻开药箱,水囊,准备生火熬点药汤。
赵弛作势要起,水笙拎着药囊靠近,胳膊一伸,不容拒绝地把他按回垫子。
“水笙,”赵弛哭笑不得,“此事交由我来就好。”
他是烧了,生场小病,而非手脚断了,如何要让水笙寸步不离地照顾。
“躺下,”水笙噘着唇,“熬药汤又不是什么重要活儿。”
赵弛低叹,见他坚持,便躺回竹垫,目不转睛地望着少年的背影。
水笙停直腰杆,守着锅,不时回头朝竹垫子张望。他找出棉布,用凉水打湿,抿唇不语,先给赵弛擦了擦手肘关节,再重新浸洗拧干,放在额头上。
待药汤煎好,水笙吹凉汁水,黑溜溜的眼眸敛着,不说废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