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视角有遮挡,楼下进停车场的位置也有视觉盲区,每辆车进出,有人会按喇叭提醒,每按一声,就是一辆车。
车未进,喇叭先响,秦曜站起来说:“你爸回来了。”
梁涵不信,趴在栏杆上往下面瞅,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目标。
一辆眼熟的大众车开进停车位,梁宥康从车上走下来跟路过的邻居打招呼。
梁涵这下不得不信,一脸崇拜地看着他:“哥哥,你是属的狗吗?耳朵好灵。”
她觉得每辆车的喇叭都一个声音,他是怎么分辨不同的?
秦曜没说话,但浓密的剑眉微微上挑,嘴角往上撇了一个很浅的弧度。
他们拉着手一起下楼,刚巧撞到上楼的梁宥康,他被两个孩子莫名其妙地拉着回车里找东西。
两个小孩钻进车里,直奔驾驶座。
不多会,梁涵从车里爬出来,小脸皱了起来:“我怎么记得我贴的就是车枕头后面。”
梁宥康把她抱起来,问她怎么回事,听梁涵解释了一遍,不由对秦曜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感到惊奇,摸了摸秦曜的小脑袋瓜子,夸奖他:“将来有没有兴趣做警察?”
秦曜摇头:“我爸希望我和他一样做个建筑师。”
梁宥康力气大,可以一左一右把两个孩子抱起来,他试图挖秦淮石的墙脚:“诶,做什么建筑师,还是做警察有前途,可以把坏人绳之于法,多厉害啊!”
可是无论梁宥康怎么抛出好处来游说,秦曜都没有轻易被说动,意志十分坚定。
梁宥康没再坚持,不过很欣赏秦曜这种坚定信念后不轻易动摇的性格。
秦淮石最近从香港出差回来,给杨岚带了一个索尼照相机。
和影楼里那些专业照相机不一样,只有简单的几个按钮,她只需要对准画面,按一下聚焦按钮,再按快门,咔嚓一声,一张照片就拍完了,拍完了不喜欢还能删掉,十分方便。
杨岚整天摆弄照相机,在家里各个角落拍照,还拉着秦曜做她的模特。
秦曜不喜欢照相机的闪光灯,也不喜欢被当做橱柜里的人偶傻傻摆动作,但还是冷脸配合着拍了很多张。
可惜杨岚的拍照技术太烂,把他拍得很丑,秦曜心里嫌弃,但不想让他妈伤心,只好装作很讨厌拍照的样子,让她去嚯嚯别人,梁涵就特别配合她,所以她的相册里有很多张梁涵的单人照。
这天,正好杨岚来少年宫接两个孩子放学,拉着梁涵和秦曜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拍照。
“不知不觉你们快要上小学了,我得记录一下你们上小学前的样子。”杨岚低头摆弄照相机,摘下镜头罩。
杨岚指挥他们做动作,梁涵很听话,是个很会摆动作的小女孩,与之相反的则是肢体僵硬的秦曜,不爱笑也不爱摆pose,整天插着兜装酷。
杨岚放下相机,板着脸责备:“秦曜,不许再插兜耍帅,搭着妹妹的肩膀或者拉着她的手。”
秦曜听话地要抬手搭肩膀,梁涵却要像和幼儿园好朋友那样拉小手,秦曜没拒绝,随便她。
少年宫里有很多小孩,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也不是很熟,总有很多小女孩想来拉他的手,周围一些男孩看见了会起哄,秦曜只好板着脸,天天插裤兜,离这些女生远远的。
只有梁涵可以拉他的手。
因为周围人都知道梁涵是他妹妹,尽管不是亲生的,但每次来接他们的都是杨岚,久而久之周围的人就认定他们是兄妹,没有人会对他们两个起哄。
“秦曜,学学妹妹,笑得多开朗。”杨岚按下对焦键,对他下了最后通牒。
秦曜抿唇,不情不愿看向了镜头。
快门按下,一道炫光闪过,时间定格在200x年,7月27日。
六岁的秦曜和五岁的梁涵牵着手,秦曜下巴微抬,单手插兜摆出一个酷哥的冷淡表情,而身边的梁涵,扬起了大大的笑脸,在脸颊旁比了个耶,像朵向日葵,灿烂又恣意。
这张合照,被洗出来两份,一家一份留作纪念。
杨岚在一堆洗出来的照片中让秦曜选一张放在书桌上,秦曜挑了这张,杨岚好奇问他为什么选这张。
秦曜说:“这张我比较帅。”
也许是那天阳光正好,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岚的拍照技术在日以继夜的练习中得到突破,也许是那天他拿了奥数班考试的第一。
总之,他觉得这张照片拍得最好,也就留了下来。
转眼就是上小学的日子,梁涵和秦曜顺利进入附近的一所重点小学。
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待在一个班,不论上学还是放学,几乎形影不离,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邻居。
梁涵在学校里从不喊秦曜名字,人前人后都喊他哥,方便占便宜,包括但不限于借她抄作业,教她数学题,帮她打扫卫生,请她吃零食。
秦曜总是对她的要求有求必应,让很多女生羡慕坏了。
在学校里,只要长得稍微有些姿色的男生,都会被很多同班的女孩子喜欢。
如果他成绩很好,体育出色,甚至多才多艺,简直是绝杀!
正好秦曜就是这样的人。
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他们俩或主动或被动地参加学校里开展的一些活动。
秦曜被体育老师看中选入了学校组建的篮球队,而梁涵则被挑去了舞蹈队,有些什么文艺表演,她都得跟着去排练,不过她挺高兴的,因为不用上课。
秦曜除了在体育成绩上亮眼,各科老师也格外偏爱他,总塞他去参加各种比赛,诸如数学竞赛,作文比赛,硬笔比赛,科技创新赛,知识竞赛,演讲之类的,家里的奖状叠在一起快要比语文书还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