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简单说说我的想法。”
冯湘湘翻开笔记本。
“各位前辈如果有意见,随时打断我。”
“第一点,关于厂区医院改革。我之前跟院长提过,咱们得对老百姓开门。”
“现在全国最顶尖的设备、最好的医生,十有八九都在咱们这儿。”
她抬起眼,环视一圈。
“我们有最先进的核磁共振仪,有全国最稀缺的eo设备,还有多位院士级别的专家坐镇。”
“有能力,却不为普通老百姓服务,这不是背离了当初穿上白大褂时的初心吗?”
“我们学医,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垄断资源。”
这话一出,老大们脸色立马就沉了。
这不就是捡现成的帽子往自己头上戴?
这建议早就不是秘密了,李老在多个内部会议上都提过类似构想。
她现在拿出来,算什么?
冯湘湘压根没看他们脸色。
她的目光始终落在前方的投影幕布上。
“第二点,内部改革。得把科室彻底拆开。”
“不能再维持现在这种大杂烩式的管理模式。”
“别再有什么‘办公室主任’了,直接按专业分组。”
她手指轻点笔记本。
“管理权下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外科,分成普外、胸外、神经外科、骨科;内科,也按心内、消化、呼吸这些细分类。”
“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应该有自己的负责人,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在医生早就各有专长了,分得越细,他们越能钻进去,越能成专家。”
“我们不能再满足于‘全能型’的假象,别搞什么‘啥都会一点,但哪样都不精’,那样只会让我们的医疗水平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我们缺的不是医生,是真正的高手。”
这不是在抱怨人手不足,而是在指出一种深层次的缺失。
真正的医术高、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太少了。
“以后咱们对医疗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预测,而是一个现实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不再满足‘于能看病’,而是追求‘看的好’。他们要求更精准的诊断、更有效的治疗、更人性化的服务。”
冯湘湘说完这番话,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她身上。
谁都听得出来,她说的是实话。
现在混日子的人真不少。
有些医生,上班打卡,下班走人,病人来了敷衍了事。
更有甚者,把医院当成生意场,一心只想捞钱。
这样的风气,正在一点点侵蚀着医疗行业的根基。
国家越来越重视医学,医学院也成了香饽饽,谁都想挤进去。
可很多人选择学医,并不是出于热爱,而是因为“稳定”“体面”“有前途”。
结果呢?
真正愿意扎根临床、潜心钻研的人,反而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