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血荐轩辕22
半年多前,蒋经略又去了东洋。
他学业虽然结束,但盟会总部还在那边。
所以,程天材请来的只有帮主蒋盐。
三人在程府碰面,吃过饭,蒋盐离开。
李翁摸着胡须,赞道:“这个蒋盐,有名将资质。”
一个武将苗子,居然把西省治理那么好,人才啊!
可惜,对朝廷态度很一般。
李翁苦思。
有什么办法叫蒋盐倒向朝廷呢?
另一边,蒋府。
蒋盐把跟李翁、程天材吃饭时叙的话复述一遍。
看向对面吃茶的念白。
“我们如何应对?”
念白放下茶盏,不紧不慢:
“不是我们应对他,而是他应对我们。
西省欣欣向荣,摆明了没有朝廷插手,这里百姓过的更好。
而我们并没有主动进攻朝廷的打算,明显只要他们不动,便两厢没事。
你说,这位李大人会如何应对呢?”
蒋盐深深看了念白一眼:“你当真没有北上的打算吗?”
念白眼神毫不躲避:“有,但绝不是现在。”
李翁走遍西城,又去周围几个县城看了。
更远的县城没去,但了解到的内容已经足够让他心惊。
锐意新启,盛朝气象!
但,疑虑也爬上心头。
这样详尽精妙的政策,真的是蒋盐主导的吗?
他相信自己眼力。
蒋盐,说他是西省江湖势力头头,那是实至名归。
但这样成熟又新意的民生政策?
李翁心中一动,问程天材:“听说蒋盐独子,在东洋留学?”
程天材:“正是,蒋公子名经略,当初就是他带来的东洋图谋的消息。”
李翁可以感觉到,这些政策虽然成熟,但应该是年轻人制定出来的。
如果是出自蒋盐儿子,那倒是合理。
不过这人真是不可小觑。
隐在背后,掌控全局。
想来是做儿子的有才但太年轻,不服众。
这才由做老子的顶在前面,当名义上的主事人。
恰在这时。
弘安来禀报:“大人,城里的钉子听到消息,说是蒋帮主独子蒋经略,从东洋回来了。”
说完这个,弘安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
李翁皱眉,跟程天材客气几句,让他离开。
这才问弘安:“出什么事了?”
弘安苦着脸:“家里来信,说海军那边的将领找上门。
说是许久没发军饷了,粮草也很久没运过去了,将士们快连饭都吃不上了。”
李翁:“怎么会?!”
他离开国都前,可是把什么都安排好了的!
弘安小心看着李翁脸色:“家里说,您走后不久,皇宫就开始重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