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还珠格格的皇阿玛叫什么名字 > 第34章 御案凝愁故念深藏(第1页)

第34章 御案凝愁故念深藏(第1页)

第34章御案凝愁,故念深藏

暮色像块厚重的墨锭,在紫禁城的檐角慢慢化开。御书房里,宫灯的光晕圈住案上堆积的奏折,乾隆捏着朱笔的手指泛白,笔尖悬在“江南水利”四字上方,迟迟未落。檀香在鎏金炉里明明灭灭,将他的影子投在明黄色的帐幔上,拉得又细又长。

“皇上,该进晚膳了。”苏公公垂着手立在一旁,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小心翼翼。这一年多来,皇上常常这样对着奏折出神,尤其是看到江南的文书时,眉宇间总锁着种说不清的怅然,却从不对任何人言说。

乾隆“嗯”了一声,视线依旧没离开奏折。纸上的墨迹仿佛活了过来,变成前世小燕子在江南水乡追蝴蝶的模样,粗布裙摆扫过青石板,辫梢的红绸带比晚霞还艳。他喉结动了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那方素面玉佩——那是去年重生醒来时,唯一贴身带着的旧物,玉上还留着浅浅的指痕,像是谁常年摩挲留下的。

“苏培盛。”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帐幔外的暮色还沉。

“奴才在。”苏公公连忙上前半步,头垂得更低。

“崇文门诗会拔头筹的那位方先生,”乾隆的目光终于从奏折上移开,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里,“叫什麽名字?”

“回皇上,是江南来的方之航先生,学问扎实,听说在桐城一带颇有声望,上月刚携家眷迁来京城。”苏公公记性极好,这些文人墨客的事虽不入皇上平日关注,他却也记了个大概。

“方之航……”乾隆重复着这个名字,指尖在玉佩上划了道弧线,“他家……人丁兴旺吗?”

苏公公愣了愣,这才琢磨过味儿来:“听说是和睦人家,有妻有子,好像……还有位小女儿,只是奴才没细问闺名。”

“小女儿……”乾隆的指尖猛地顿住,玉佩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渗进心里,像投进湖面的石子,荡开圈圈涟漪。会是她吗?那个前世让他又气又疼的丫头,这一世是否托生在安稳人家,有爹娘疼,有兄长护,再也不用颠沛流离?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按了下去。帝王心思岂容外露,何况是这般匪夷所思的执念。他清了清嗓子,将朱笔搁回笔山,墨汁在砚台上晕开一小团黑渍:“明日诗会,朕去瞧瞧。”

“奴才这就安排仪仗——”

“不必。”乾隆打断他,语气淡得像御花园的晨露,“就带两个侍卫,轻装简从。”他要自己去看,悄悄地,像藏在心底的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窥破半分。

苏公公虽满心疑惑,却不敢多问,连忙应下:“奴才遵旨。”他看着皇上重新拿起那方玉佩,指尖在上面反复摩挲,烛光在皇上侧脸投下深深的阴影,竟分不清是威严还是怅然。

夜渐深,御书房的灯还亮着。乾隆翻到一本江南风物志,指尖划过“桐城”二字,忽然想起前世小燕子总说她没去过江南,说以後要和紫薇丶永琪他们去看杏花微雨。那时他只笑她痴傻,如今才知,那是她心底最真的期盼。

他合上书,望着窗外漆黑的宫墙。这宫墙太高太密,困住了多少人的光阴,前世他没能护好她,让她在这墙里受了太多委屈。这一世,若她真在京城,在某个寻常巷陌里安稳度日,他……或许远远看一眼就好。

可那目光怎麽也收不回,像系着线的风筝,飘飘荡荡朝着城南的方向去。小燕子,你到底在哪?是不是正坐在灯下描花,或是和兄长拌嘴,又或是……早已忘了前世种种,只做个快活的江南小丫头?

他拿起朱笔,在奏折上落下朱批,笔锋却比往常轻了些。檀香渐渐淡了,宫灯的光晕里,仿佛能听见远处更夫打更的声音,一下,又一下,敲在寂静的夜里,也敲在帝王藏着秘密的心上。

这秘密他要独自守着,像守着一份迟来的念想,在无人知晓的御书房里,伴着奏折与檀香,静静等待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重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