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不早了,我们出罢。”
顾熹之自然顺从,始终跟在太子殿下身侧后半步的位置,绝不逾矩。
一路往临江清宴走,这个时间点想必他宴请的人员还未到齐,且他作为东道主,实无必要出席过早,距离好戏开场也不着急,姬檀索性带着顾熹之沿着皇宫内湖慢慢走过去,这里环境清幽,人也稀少。
“等到端午那天,这片就热闹起来了。陛下会命人举办划龙舟比赛,唔,还会有船上歌舞等节庆,届时宫中妃嫔,王公重臣都会参加。”
“听着倒有意思。”
顾熹之在脑海中想象着姬檀参与佳节的模样。
太子殿下玉指修长,光洁细腻,大抵是不会亲自下场的,而是端坐高台之上,品尝端午盛宴,随众迎风赏玩,也别有一番逸趣。
闻言,姬檀眼神却微微冷淡了下去,轻笑一声:“伴君如伴虎。”
哪有什么意思。
这么多年,看都看腻了,还要随时应对敏感多疑的皇帝问话和满腹曲折的大臣算计,不如在东宫里惬意地睡个午觉,下一盘棋,吃一碟水果。
几乎是立刻地,顾熹之感同身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神伤。
“……殿下。”他什么也没说,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不点破,不探问,点到即止,直至将太子殿下从这阵黯然的情绪中拉扯出来。
“好了,走罢。”
姬檀一笑置之,这是他在代顾熹之受过,还轮不到顾熹之来同情他。
接下来的路程两人都缄默了许多,姬檀是因为没了好心情,顾熹之则是心里说不出的紧、滞塞,想抚平太子殿下无言的悲怆,想僭越一步好好地安慰一番他,却现自己没有任何立场资格,唯有沉默不语伴他左右。
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克己守礼,诸多限制。
难以如愿。
顾熹之第一次这么愧恨自己不过只是一介小小的七品编修,未能帮助殿下分忧解难,有心无力,徒劳无功。
快至临江清宴时,人影渐多,远远地已能瞧见那边集聚喧嚣的人群,姬檀面上也早已拾掇的滴水不漏,仍是那一副清清浅浅、泛着如沐春风般的笑靥模样。
顾熹之下意识看向太子殿下,却见殿下面色猝然变换,顾熹之不由也顺着姬檀视线望去——
但见一位身着月季桃花月白色旗装和同色系织锦马褂、头戴罗钿娟花,清丽却不失雍容雅贵的妇人迎面走来。
姬檀在看到皇后的一瞬间便遽然变了脸色,下意识上前将顾熹之挡在身后。
顾熹之旋即垂敛下了眉眼。
姬檀都忘了这是去宫中宝华寺佛堂的必经之路,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从善如流地单膝下跪向皇后行礼:“儿臣见过母后。”
顾熹之在见到来人着装时就已猜出了对方身份,此时见状,也随姬檀一道下跪行礼:“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的视线看向姬檀,继而踅摸掠过,最后停留在了他身后侧方顾熹之的头顶。
“都起来吧。”
作者有话说:
----------------------
第14章
“这位是?”皇后下意识望着站在姬檀身后、低垂着头的顾熹之。
“回母后,这是今科探花,现任翰林院编修一职,被父皇安排到我的手下协办政务。”姬檀一板一眼正色道。
两人不像母子,倒更似君臣。
顾熹之有些讶异地旁观了一番太子殿下和皇后间的关系。
闻言,皇后略一颔,即表示知道了的意思,对顾熹之的兴致不免大打折扣,也不再问了。
还是皇后身边的掌事嬷嬷热忱,见状顿时打圆场道:“奴婢方才随娘娘途经临江清宴,那边好不热闹呢。”
姬檀也笑着应和,终于将有些冷待的气氛活络起来。
“端午节那天,殿下可千万别忘了来栖梧宫吃粽子,奴婢们已经亲手备好了殿下爱吃的馅料,就等着殿下过来了。”掌事嬷嬷一看姬檀就忍不住满心的慈爱,不由眯起眼睛,温声细语笑道。
姬檀自是一口应下,不过见皇后始终不置一词疏离的模样,便没再和嬷嬷多聊,恭称不打扰母后礼佛,退至一边,让皇后先行。
皇后带着嬷嬷利落离开,姬檀和他身边人仍保持躬身恭送的行礼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