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簪笔集笔趣阁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长兄。”祝昭略一思索片刻,贼头贼脑地小声问道,“我还有一事想向你请教。”

“说。”祝策眉毛抬了抬,手中的活儿却没停,“长兄我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母亲送我这么多书,何意啊?”

她有些害怕是为她以后犯错的时候有书可抄做准备,毕竟长兄不止一次在她面前抱怨过母亲每次罚他都是让他抄书。

“母亲说那日你在白泽堂上脱口而出晋灵公不君,她便知道你是个乐意读书的,所以送你些书籍解解闷。”说完,祝策佯装神秘地和她说,“母亲还总在我面前夸你,说你养在偏远之地却不忘进修学业,然后——”

祝策拉长语调,深叹了一口气:“罚我抄了两本书。”

成功逗乐了祝昭,见女孩捧腹大笑,隐约可见脖颈上手指甲的抓痕,他又道:“昭昭你别笑了,可省些力气好好养伤吧,过些时日皇后千秋,宫中设宴,我可先和你透个底,阖朝六品以上官宦家眷皆要入宫拜寿,我估摸着啊教习礼仪的嬷嬷马上就要来了。”

祝昭撇撇嘴,仰天长啸:“这可倒好,我来了元安,不是在赴宴就是在准备赴宴,不是学礼就是准备学礼,好生无趣啊!”

作者有话说:

----------------------

1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是以执雌节者无争雄之祸,多尚人者有召怨之患——出自《抱朴子外篇广譬》

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出自《抱朴子博喻》

3飞不妄集,翔必择林——出自《鹦鹉赋》

4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攡文也,必简而深——出自《文心雕龙铭箴》

5典故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6典故来自《左传宣公二年》

无奖竞猜,我们煮枣四姑娘的字到底为什么会让远在濯陵的崔小老头知道了呢?[捂脸偷看]

既见君子(三)

那日果然不出祝策所料,祝策前脚刚偷偷摸摸溜出郁离院,后脚教习嬷嬷就来了。

不过这也正常,四妹如今是府上正儿八经的嫡女,前些时日四妹身边的贴身侍女路上撞见了母亲都不知如何行礼,要是父亲在旁,定是要责罚那婢女的。

所以第二日宋夫人一想到皇后寿辰要到了,便马不停蹄地让程嬷嬷请回了教习嬷嬷来教导祝昭主仆二人。

好在寿宴前一日,教习嬷嬷来向她汇报,说祝昭礼仪学得不错,进步飞快,宋夫人悬着的心这才落回了肚子里。

皇后寿辰那日一早,祝昭还迷迷糊糊的就被拉祝策拉到了进宫的马车上,她七手八脚地爬上了马车,这才看清了车厢里坐着祝暄和祝曦,她定了一瞬,下一刻又要七手八脚地爬下去,祝策急忙制止了她,祝昭低声询问:“长兄!可还有别的马车?我去旁处挤挤。”

祝策下巴朝前方的两辆马车点了点:“一辆是父亲母亲的马车,一辆是裴姨娘与五弟六妹的车,你坐吗?”

祝昭忙不迭摇了摇头,不死心地问:“宋姨娘呢?姜姨娘呢?”

“虽说是要家眷随行,可你也知道——”祝策凑近她小声说,“府上姨娘太多,带出去父亲自己也不好意思,故而给两位姨娘告了病。”

“那长兄你呢?坐哪里?”

祝策指了指旁边那匹枣红马驹:“我自是骑马。”

祝昭这才生无可恋地又爬回了马车里,靠着车厢就开始假寐。

倒不是她怕了祝曦,而是懒得与她打照面了,她迷迷糊糊地想着,真的得想个办法犯个大错,让父亲再将自己送到田庄上!在这里过活得也太

不潇洒了!

恍恍惚惚昏昏沉沉间马车忽然止步了,惊得祝昭差点从长凳上摔下去,多亏旁边的祝曦拦住了她。

等会?她上车的时候不是坐在祝暄的旁边吗?什么时候变成了祝曦?莫不是自己迷迷糊糊记错了?

“真是毛手毛脚的。”拦住祝昭后她还不忘再阴阳怪气地说上两句。

祝昭冷着脸盯着她,那双眼睛像是清水一般,却无端的看得祝曦有些发慌。

“怎么?”祝曦又害怕又咬牙切齿,“戳到你痛处了?”

其实她早已经不想针对祝昭了,甚至方才与祝暄换位置还想要与祝昭道歉,她已经知道在自己父亲和娘亲乃至裴姨娘心中谁更重要了,但是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看到祝昭那不合群又倔强还无所谓的样子,她就感觉拳入棉花,就想去祝昭面前走一遭,和她讲上一两句话,即使是互相辱骂也好,就像现在。

但祝昭显然不想理会她,祝昭双眼微眯,下一瞬举起了自己的手爪,云淡风轻地威胁道:“打到你痛处了?”

祝曦一息之间回忆起来了全部,包括但不限于拳拳到肉的声音以及乌紫的皮肤,她讪讪地扯了扯嘴角,下了马车,甩下了一个高傲不服输的背影给她。

“不服输?”祝昭眉目微挑,下了马车,喃喃自语,“这点倒是和我投缘。”

下了马车一看前方,主君主母相互扶持,长兄遇上了同窗驻足闲聊,裴姨娘带着她的一双儿女有说有笑,祝曦昂着头走在他们后面,祝暄许是寻到了平常玩得不错的手帕交,此刻也聊得开怀。

看,只要她不在,大家都会和和气气的。

这是她头一回进宫,此刻抬头看着巍峨宏伟的宫城门,绵延不知多少里庄严肃穆的朱红色宫墙,越发觉得人如蝼蚁般渺小。

重檐庑殿,金钉朱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