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归来的第三天,
贵舟智程训练基地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氛围。
“哥几个,昨晚那个采访看了没?记者问我们明年有没有冲超的把握!”
依力哈木边换球鞋边炫耀,“我都差点笑出声来。”
邓羽菲撇撇嘴:“才冲超?格局小了。
我看那些体育媒体都在讨论我们的"双线争冠"可能性呢。”
饶姚抬起头,清了清嗓子,装作不经意地提起:
“说起来,廖宁的记者还挺懂球,说我那球有国脚水平。”
更衣室里的笑声格外响亮,几个年轻球员围成一圈,
讨论着各自在网上看到的赞美之词。范云隆在角落里默默系着鞋带,眉头微蹙。
训练场上,初夏的阳光有些刺眼。
陈毛站在场边,手中拿着训练笔记,目光扫过正在热身的球员们。
系统界面悄然弹出几个刺眼的黄色警告词条——【自满情绪(黄色警告)】正在依力哈木、邓羽菲、饶姚的头像旁闪烁。
“今天练习传接球和射门。”助教吹响哨音。
队内分组对抗开始,邓羽菲在一次并不算激烈的拼抢中突然摔倒,右手捂着膝盖。
“犯规!这明显犯规!”他冲着扮演裁判的助教大声抱怨,“这种动作在正式比赛中早就红牌了!”
助教愣了愣,这次拼抢连黄牌都够不上。
另一边,依力哈木接到陈小的传球,在禁区前沿起脚射门。
皮球高高飞出横梁,他立刻摊开双手,一脸不满地看向陈小。
“传球能不能准点?这种球怎么射?”依力哈木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陈小低下头,没有反驳。
饶姚在另一块场地练习头球,连续三次顶偏后,他干脆停下动作,
双手叉腰:“这球的弧度不对,我在沈阳那种球都能进,这种传中根本没法配合。”
看到依力哈木摊手抱怨,陈毛手里的笔在本子上重重划下了一道印子,脸色沉了下去。
训练结束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总结,而是转身走向战术分析室。
“所有人,战术分析室集合。”
会议室里,球员们三三两两地坐着,脸上还带着刚才训练时的轻松。
陈毛站在投影屏幕前,表情严肃得让人有些不安。
“今天给大家看几段录像。”
屏幕上播放的第一段,是贵舟智程对阵恒大时王灼奋力扑救的镜头。
每一次扑救都拼尽全力,身体在草地上翻滚,手套被磨破也毫不在意。
第二段录像,是陈小在对阵陕西人和时带伤拼抢的画面。
膝盖缠着绷带,每次起跳落地都能看出他的痛苦表情,但他从未停下脚步。
第三段录像,是范云隆在廖宁客场指挥队友防守的镜头。
汗水浸透球衣,声音嘶哑,每一个手势都充满急迫。
会议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投影设备的轻微嗡鸣声。
陈毛关掉投影,转身面对球员们。
“我们之前几场比赛的片段。”陈毛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压迫感,“都说说,还记得那时候的感觉吗?”
依力哈木和邓羽菲低下头,刚才训练时的轻浮表情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再给大家看另外几段录像。”陈毛重新启动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