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如此?是因为蕴古往日判案跟他们结了仇?”
赵仙罴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王氏张氏等人神情黯然,也早就想到这一点。
王怀瑾本来心里是绝不同意,把家里遭逢这样巨变的妹妹以及外甥留在长安。
在他眼里,赵仙罴这个外甥年纪还小,没成家,也没有功名,还当不起这个家。
何况现在还病瘦成这个样子。
可是他刚才听赵仙罴这么一说,又觉得赵仙罴的判断有几分道理。
另外他也感觉到这个外甥似乎成熟了不少。
“三妹,你觉得呢?”
王怀瑾问了一声王氏,想听听王氏是什么看法。
王氏看着赵仙罴。
王氏也察觉到赵仙罴性格上的变化。
但她并没有多想。
作为母亲,她只是本能觉得这次的变故,触发了赵仙罴骨子里的坚韧。
赵仙罴见王氏看着自己,当即走上前,在王氏膝前蹲下。
“母亲,先不说离开长安可能会有危险。
就说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父亲他罪有应得,都觉得咱们赵家是一丘之貉,不配待在长安。
但孩儿就是要挺起胸膛留在这个地方,将来用事实告诉所有人,我赵家行事磊落,无愧于天地,绝不是他们眼中的蝇营狗苟。”
找到了孙思邈,不饿不累的怪病得到解决,赵仙罴心头阴霾尽扫,已经不惧任何挑战。
王怀瑾心头一震,仔细打量着赵仙罴。
这一刻,他对这个外甥还年幼的看法发生了改观。
屋子里所有人,也都在用一种新的目光看着赵仙罴。
尤其是赵伯都,赵伯都以前最尊敬的人是赵蕴古这个大伯。
现在,由于赵仙罴的这番话,由于感觉到赵仙罴身上的某种变化。
赵伯都下意识把这份最高的尊敬,转移到了赵仙罴这个兄长身上。
王怀瑾见王氏许久没有说话,当即打破沉默道:
“那我就在长安多待几天,玉蘅你明日先回去,让你母亲不用担心,照顾好你祖父,再看好店铺。
清芝你留下,跟我一起在这里陪陪你姑姑。”
王玉蘅,王清芝,正是王怀瑾带来的一对儿女的名字。
两人闻言点了点头。
王怀瑾打算先观察两天,看看赵仙罴这个外甥身上的变化,同时深入了解一下赵家现在在长安的处境,再做决定。
张氏见大家在回相州这个问题上,暂时有了共识。
也就是先不急着离开长安。
于是她想到现在已经到哺时末(古代一般两餐制,早餐也即食时是上午七点到九点,晚餐也即哺食是下午三点到五点。),
之前因为大家都在等赵仙罴,所以没用餐,现在赵仙罴回来了,离宵禁又还有一个多时辰,
所以她当即带着周妈和荷花,去厨房把早就准备好的哺食端了上来。
终于可以吃东西。
赵仙罴努力忍着肚子里咕咕作响,落座后,死死盯住一碟又一碟端上来的食物,口水直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