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拥抱的前提条件 > 夜与回声(第2页)

夜与回声(第2页)

晚上,小敏带晚餐上来,是热汤面。两人坐在床边吃。小敏擡眼看她:「你如果真的怕,就把你那位狼叫来。」

胡礼摇头:「不用。这件事先别让他担心。」

小敏挑眉:「你们现在是‘我们’,他有权知道。」

胡礼把一次性筷子合上:「等我有把握再说。」

小敏没有再逼,换了个话题,说起她的出差安排,说起隔壁会场的大屏反覆死机,说到後来两人都笑了,紧绷的那点劲儿松了一小截。

周五下午,小敏按约到了老码头边的小棚子,自报「做口述史顾问,帮朋友做作品背景」。连师傅穿着旧棉袄,手里捧着热茶缸,见到她擡了擡下巴:「说吧。」

小敏打开录音笔:「您还记得有一年海边发生的少年溺水事件吗?我印象里好像姓穆。」

连师傅想了会儿:「夏天,风口。那片沙滩偏侧,人少,游客大多在另一边;偶尔三三两两会过来拍照。先是有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在防坡堤上看海。那边路边有辆白色面包车临停过,车里有人下来看浪。」

「当时环境怎样?」

「天说变就变。那天风本来就大,海况也不好,我提早收工,在边上补破掉的渔网。过一会儿风更猛了,浪开始转大,我忙着收网,没太注意。再过不久就听见有人在喊;等大家靠过去,已经来不及,人被海卷走了。那片紫蔓荆是夏天开花,当时紫花开得满,花片贴在湿袖上又滑下去,我记得很清楚。」

「是意外,还是人为?」

连师傅看了她一眼,没有急着回:「有人说是意外,有人说不是。那晚打电话联系救援,拖了十分钟才接上;还有一辆车在路上熄了一次火。是不是巧合,我说不准。」

小敏追问:「你自己怎麽看?」

连师傅慢慢道:「我只说我看见的。有人冲进风口去挡,瘦,披着外套。有人在後面喊人名。至于谁是谁,我不认得。你问是不是事实,风说了算。」

他又补了一句:「要查车,去问老郑。他以前给港区做过安保外包,对那段时间的车牌有印象。我问问他同不同意留联络方式。」

小敏点头:「谢谢。这就够了。」

周五一早,风更硬了些。她把围巾往上扯,沿着堤边走到小棚子前。连师傅早到了,穿着旧棉袄,手里捧着热茶缸,见到她擡了擡下巴:「来了。」

她简单打了声招呼,把录音笔放在桌面:「我做作品,需要一些硬信息。就问事,不谈人。」

连师傅笑了一下,眼角的纹路挤在一起:「说吧。」

她一条一条来:「那晚都有谁,你还记得吗?」

连师傅想了会儿:「冬天,风口。那边的路口有辆白色面包车临停过,车里有人下来看浪,穿深色外套。码头边常待着的老黄那几个也在附近,还有两个学生模样的,背着画筒,躲风。」

她把关键词记了下来:「当时环境怎样?」

「天气转得快,先是阴着,後面突然一阵大风。潮不算太高,可风把浪头掀得像碎银。那片矮墙边的紫蔓荆冬天不开花,只剩干梗和残叶,风一打就贴衣服上。」

她吸了口气:「是意外,还是人为?」

连师傅看了她一眼,没有急着回:「有人说是意外,有人说不是。那天打电话联系救援,拖了十分钟才接上;还有一辆车在路上熄了一次火。是不是巧合,我说不准。」

她把录音笔往前推了一厘米:「你觉得呢?」

连师傅慢慢道:「我只说我看见的。有人冲进披着外套。有人在後面喊人名。至于谁是谁,我不认得。」

连师傅又想了想:「你要是想查车,去问老郑。他以前给港区做过安保外包,对那段时间的车牌有印象。」

「能帮我留个联络方式吗?」

「我问问他同不同意。」连师傅没答应得太快,只把茶缸往手心里又挪了挪,换了个握法。

她懂他的保留:「明白。谢谢你今天肯见我。」

连师傅擡擡手:「你小姑娘,话说得直。好。」

小敏见完人,绕路走回度假村。两人在咖啡吧门口「偶遇」,像普通闺蜜一样闲聊:她说会场大屏终于不死机了,胡礼回她「餐厅的早饭一般般」。说着说着,两人不动声色地扫了扫四周——门口长椅丶玻璃反光丶电梯口。没有可疑人靠近,才一起走向园区小径。

走到喷泉边,胡礼低声:「有收获?」

小敏:「有。等回房说。」

小敏走後,她擦了把脸,给他发了条信息:「今天采风顺利。我顺便帮你巡视了一圈度假村,秩序没乱,细节都到位。明天回程,不用担心。」

那边回:「好。晚上别出门。」

她又回了个「收到」。她又发了一条给小敏:「晚上别来了,我早点休息。」小敏秒回一个OK的手势。

她坐回桌前,按小敏口述,把关键词写成清单:白色面包车/薄外套/两个背画筒的孩子/路上熄火一次/救援电话拖十分钟。每写一条,心底就沉一分。

她没有再往深处想,只把素描本摊开,照着记忆画了三笔浪。

夜深了,走廊又安静下来。手机震了一下,是母亲的第二条信息:「回来前先说一声。」

她盯着那句话,过了很久,回了一个字:「好」。

她把手机扣在素描本上,关了灯。窗外远处有船鸣,低低地,像一个长长的问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