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最後一眼
一年後,盛夏。热浪像薄玻璃贴在城墙上,走到哪里都能听见空调外机低低地喘。
胡礼的首次国内大型个展,在市美术馆的二层展厅悄悄开幕。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只有一张干净的海报——灰狼丶赤狐,背对观者,落日把边缘烧成一圈薄金;角落那行小字:《无声奔行》。
她穿素白长裙,头发挽成利落的发髻,耳际别了一枚银质狐狸尾耳饰。走入展厅时,空调把冷风送到她颈窝,她指尖不自觉拈了一下裙摆,像把心绪压平。墙上的射灯一盏盏往前,照亮每一幅画的边。
媒体挤在入口。麦克风一支支递过来。
「胡老师,这次题材很特别,情感密度也很高——灵感来自?」
她垂眼一笑,声音不急:「来自过去的奔跑,也来自某个,再也追不上的人。」
快门声像雨。她没有躲,只把发言收得很短。工作人员把人潮引开,她沿着展线慢慢走。她的步子很轻,像怕惊动什麽。
展厅最里侧,挂着一幅中尺幅油画——《最後一眼》。画里,灰狼与赤狐肩并肩坐在崖边,远处林海与日轮被压成极简的几笔,静得像风停在半空。狼的耳尖朝向狐狸,狐狸望向落日;距离很近,却没有回头。
有人停在画前很久。是蒋柔音。
她穿深蓝套裙,肩线笔挺,妆容克制。站在画前,她的眼神没有扬,也没有避,只是把自己放得很安静。她开口,语气平平:「那只狼,是他吧。」
胡礼走到她身侧,指尖还留着油彩洗过的干香,眼神也很平:「而那只狐狸,只看得见落日,不会回头。」
两人站在画前,一左一右,中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线。她们没有拥抱,也没有寒暄,只有简短的致意。
「恭喜你。」柔音说,「画展很成功。」
「谢谢你来。」胡礼回。
柔音又看了画一会儿,轻声补了一句:「他会看的。」
胡礼没有接。她把耳际的银尾轻轻按了按,转身去下一幅。柔音朝她点了点头,也缓步离开人群。两个在同一场风暴里的人,各自往不同的出口走。
—
午後,穆氏总部。阳光斜斜地沿落地窗的缝滑进来,铺满整张桌面。桌角放着一张新近的合照——他与柔音,笑容端正丶距离得当,像某种标准答案。相框光洁,没有指纹。
真正置于视线正前方的,是横挂在墙上的那幅画:《最後一眼》。
画里的崖线像一条被反覆描过的脉搏,越看越静。他靠坐椅背,袖口系得很紧,指节无声在桌面敲了三下,像在对一段已经背熟的节拍点头。
手机屏幕亮过几次——董事群丶供应商丶媒体约访。他都没有回,目光一动不动地落在那片落日的边缘。那道光像从远处推来,推到他胸口,停住。
抽屉里,躺着一条旧坠链。银质,狼与狐狸的图腾。金属在指腹下有一种冷的温度。他把坠子握在掌心,不用太久,掌纹就把冰意焐成钝钝的热。
如果这一生不能再靠近……
他在心里把那句话说完,没有声音,像把刀背揣进衬衫里,不让任何人看见。
门被敲了两下。柔音进来,步子很轻:「会议在十分钟後。」
他「嗯」了一声,擡手把画框往左校了一点点。柔音看见墙上的画,顿了顿,没问。她站在他侧边,距离恰当:「今晚有一场媒体晚宴,我已替你回了。」
「辛苦。」
「应该。」她转身要走,又停下:「画,很安静。」
他没有答。她也没有多说,关门声轻轻地合上。房间里只剩冷气送风的规律声,和画里那片不动的落日。
他把坠子放回抽屉,指节在桌边按了一下,像对某种迟来的心事做了个结。
—
巴黎,夏末。
画展闭馆後,走廊的人声慢慢散去。胡礼站在一扇高窗旁,窗外塞纳河把晚霞拉得很薄。她把发簪取下,发丝落到肩背,像水。
她的手指摸到颈侧,触到一枚小小的坠子——不是狼与狐狸,只是一道细细的光形,像把一束光装进金属。她低头笑了一下,像对某个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回声说话:「有些爱,只能远望。」
她把坠子塞回衣领里,擡手把窗扉推大一点。晚风从纤薄的窗纱穿过来,带着淡淡的水气与花草味。她望向远处的桥,那里有人停下脚步,仰着头看一束路灯。
「但我会一直,带着你给的那道光,走下去。」
她把画册合上,转身往出口走。脚步很稳,没有回头。
—
【番外.说不出口的话】
同一晚,京市。夜色落到最深的时候,大楼里的灯还有几盏没灭。穆天朗坐在办公桌前,把一封写了一半又删掉的信折成两折,放进抽屉。信很短:
礼:
收到了你的画册。你把光画得很安静。
你别担心我,我还是那样——忙丶冷丶能扛。
我没别的,只想让你知道:我一直在看你走得很好。
——天朗
他没有寄,像以前很多次那样。他知道,有些话一旦出去,就会被人拿着说。
窗外有风经过,落地窗很薄,震开一道几乎听不见的声。桌上的手机亮了一下,是工作群的行程更新。他按灭。
墙上的《最後一眼》静静看着他。他把外套披上,走到门边,伸手关灯。房间在黑里沉下去,只剩画里那道落日的边缘,像还亮着。
他没有带走那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