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百度资源 > 第101节(第1页)

第101节(第1页)

沈玄缓缓道:“王妃处境难为,豫王遭陛下厌弃,无力护你周全,倘若真遇着什么事,王妃又有谁可依仗?”

肖稚鱼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向来与人为善,从无冤仇,上一回背后偷偷算计我的,沈舍人难道不知是谁?这话说的可笑。”

沈玄敛起笑意,有几分正色道:“太子妃已知错,日后不会再犯……”

肖稚鱼嗤笑打断他,“若非沈家背后撑腰,她能有那么大胆,还能指使陛下身边人,现在却说是她一个人所为,我可不信,你也少拿这些话来糊我。”

沈玄双目微睐,“帮她的人我已经严惩过了,家里不会再任由她行事,这样你可满意?”

肖稚鱼看他一眼,半信半疑。

吴王院中灯火透了些过来,落在她脸和脖子上,白嫩细腻的肌肤像玉瓷一般。她抬起眼皮,细长的睫毛仿佛小扇,疑惑时轻轻一颤,藏有昳丽风光。

沈玄心里微微痒,神色依旧,眼神却沉凝了几分。

肖稚鱼朝巧儿刚才跑去的方向看去,算着时间,目光一转,就要敷衍几句打他。

沈玄先一步开口,语气温和,“叛军来势汹汹,眼下只剩下潼关一处险要可守,若是破了,陛下也无可奈何,只能往西南去,天子尚且狼狈,太子与几位王爷又能如何,王妃如此聪明,该明白这种乱局下,地位权势旦夕相易也不算稀奇。”

肖稚鱼早知他背后藏有野心,却没想到他如此直白就说了出来,不由惊异地看向他。

沈玄淡淡一笑,眼里少了几分玩味,却多了些更深的情绪。

肖稚鱼移开目光。

沈玄道:“我实是不忍让你落到与贵妃一般的处境,所说没半句作伪,你若是遇到难处,不妨来找我。”

这时花园深处有衣角闪过,是巧儿脚步虚走了回来,肖稚鱼忙喊了一声。

沈玄挑起嘴角。眼前这女人,聪明伶俐让人欣赏,可这份警惕与防备,也让人有些牙痒。

他忽然凑近,动作飞快拉住她的手肘,狭长的一双眼在黑暗中盯着她瞧,“李家的男人拿女人挡灾,我可不屑为之。”

【作者有话说】

新年快乐呀,宝子们

第184章

◎黑水◎

金吾卫将尸带走,宦官宫人收拾残局,吴王去换了身干净衣裳出来,看见正要和金吾卫离开的沈玄,他立刻出声喊住了沈玄,“刚才忙乱,没瞧见你,这宫女不明不白就闯进来,父皇面前你可要代我说个明白。”

沈玄笑着回道:“吴王殿下放心,人都已死了,陛下不会再多问。”

吴王送至门外,沈玄与他又客气几句,便与金吾卫一起离开,到御前复命。皇帝听说宫女并未回去见着贵妃,在吴王院中被杀,果然没放在心上。太极宫内各地奏报堆积如山,皇帝也知战事十万火急,不可拖沓,这些日子处理政事都亲力亲为,沈玄有起草诏令之责,便陪坐在侧。

亥时刚过,皇帝老眼昏花,腰背酸疼,已是有些撑不住了,冯元一这时走进殿内,轻声提醒,“陛下,贵妃与燕国夫人一起来了。”

皇帝眉头紧锁,哑着嗓子道:“让她们回去。”

冯元一出去一趟回来,面色为难,“劝不走。”

皇帝将手里的奏表扔在桌上,面无表情,对沈玄及左右说了明日该先叫哪几个大臣来议事,随后摆手让沈玄先走。

沈玄退出太极殿,殿门快要合拢时,听见背后皇帝朝冯元一问了句,“那东西可准备好了?”

他缓步走下殿前玉阶,便看见贵妃与燕国夫人站着未走,身旁围着几个宦官宫女,都在劝她们回去。贵妃垂着脸少有言语,燕国夫人柳眉横竖,冷笑道:“便是军务再忙,难道喝口水说句话的功夫都没,你们少在这儿蒙贵妃。”

燕国夫人向来脾气火爆,最近朝中所说的都对杨家不利,她已是好言好语说了一番,哪知这些宫人却是拦着不让进。她这些年在御前放肆惯了,从没有人敢说些什么,此时受了气,脸色乍红乍白,有火的迹象。

这时看见沈玄出来,燕国夫人惊喜喊道:“沈郎君,借一步说话。”

沈玄不疾不徐走到近前,态度仍如从前般,“夫人有何吩咐?”

燕国夫人心道果然是世家大族出来的,这份气度就不同一般,与那些平常喜欢阿谀奉承有事却避而远之的大不相同,“沈郎君,陛下已多日不见贵妃,今天贵妃派人送汤食来,现在人却不见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如今是御前大红人,不如替贵妃娘娘问一声。”

沈玄答应下来,嘴角讽刺的勾起。贵妃与燕国夫人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可到了眼下这样的境地,却仍是心存幻想,一心以为哄好陛下就会无事,不知是天真还是愚蠢。

他一面往外走,一面却不由想起肖稚鱼来。

宫中有不少人私下议论她与贵妃美貌才情相当。

若她换了贵妃这样的处境,会如何做?

以她那份机灵,只怕皇帝一动杀念就会被她察觉,然后面上温柔小意,背地里早挖空心思另寻活路了。

沈玄想道:她与贵妃截然不同,绝不是束手待毙之人。

随从提着灯走在前面,时不时要回头看一眼,这时看见沈玄脸上一丝极淡的笑意,不由好奇问道:“郎君是想到什么好事了?”

沈玄道:“兵荒马乱,能有什么好事。”

随从自小就在沈家服侍,识文断字,也知道一些朝中之事,闻言倒也不觉得害怕,道:“小人不怕,外面再乱,只要有郎君在,就会没事。”

沈玄低笑一声,“溜须拍马的本事越见长,在外面可别乱说,惹人笑话。”

随从立刻道:“我嘴一向严的很,郎君放心,若有人笑话那是他们不知郎君的本事。”

沈玄皱眉,眼色示意他不要多嘴。随从便老实提着灯走,不再啰嗦。

沈玄将今日在殿中所见的奏报在脑中过了一遍,心下已有判断,潼关难守。叛军打到长安城下是早晚的事。皇帝存着要逃的念头,长安城中的高门大户,也都在偷偷准备着随时离京。

乱世生存不易,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沈玄年纪轻轻就得了重用,在御前走动,参与机密,见皇帝老迈昏聩,忠奸不辨,叛军如此声势,全是他一昧纵容,不知制衡所致。如此君主,又值得谁效死输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