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存放日记买房
刘丽看了眼手机,合租群有新消息。合租的几个互相不认识的人拉了个群,平时没什麽人说话,基本只有需要缴费时,群里才会有点动静。
这会需要缴电费,每人100块。
好阔怕!
她打开支付宝卡券看了一眼,就一个0。3的缴费红包。突然想起银行之前送了一张1块钱的全国通用电费券还没用。
心中这才晴朗了一点点。
交完後,她拿出一个棕皮挺厚的纸本记账。这个本子是她花0元买来的,专门用于记账,记录了全年的消费,将近年底了,本子也快用光了。之前试过各种记账软件,最喜欢的还是手记。
她的账一共有3处。
软件的账单。
特殊消费额外存档,比如吃到了啥好吃的。
所有消费都在本子上。
它看着这一幕,想起什麽似的,提了一句:“程云棠每天都会记日记。”
刘丽:“每天?现在还每天都记吗?”
它:“嗯。从无间断。”
补充:“大多时候一天记好几次。”
刘丽心道奇怪,日记一般都是一天写一次,也有几天写一次的,程云棠咋还一天好几次?
纳闷儿:“她写日记的次数,咋跟普通人吃饭次数差不多?”
频率好高啊!
它:“比你吃饭次数多。”
刘丽:“啊?”
刘丽:“我不理解。她就不能把想写的攒起来,每天抽点时间一次性写完吗?咋还分好几波?听起来好麻烦啊。”
它:“你记忆力如何?”
刘丽:“一般般。”
它:“料想也是。那你觉得,你的记忆力可靠吗?”
刘丽本来没仔细想过,接下来顺着它这个话仔细想了一下:“不可靠。”
她的记忆力一般,或者可以说不大好。小时候的事记得不少,渐渐长大後的事,记得的很少。
干活的时候觉得每天都过得缓慢,站在年尾回忆的时候,又觉得一年过得好快,恍恍惚惚就过完了,时间好像被偷走了一样,一溜烟的功夫就从年头走到了年尾,没太多印象深刻的事。
这两年记忆明显退步了,有时候会感觉大脑被灌进了重重迷雾。有的事情好像记得,但是又记不清,有时候要去干个啥,转身就忘了,要说啥,刚起了个话头就忘了。
它:“程云棠觉得,人的记忆很不可靠。”
它:“她担心,很多念头一闪而过,当时奋力捕捉尚且未必能抓住,等到晚上再动笔,回忆汇总,恐怕更想不起来。”
它:“还担心,发生的事,搁置一段时间後,经过大脑加工,就会失去本来的样貌。过分失真的东西,会欺骗自己,记下说不定反倒害了自己。”
刘丽懂了:“所以要及时记?”
它:“嗯。”
刘丽:“我要想随时随地记个啥,掏出手机,打开电子文档就能记,她要想记,就得随身带纸笔吧?”
它:“废话!”
刘丽想象着那个场景,走到哪都带着这些,真的很不方便:“她真的随身带这些?”
它:“你值得我骗?”
刘丽:“她用毛笔写字?”
它:“不然呢,你给她邮寄中性笔丶钢笔?”
刘丽:“我之前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咋给她邮寄啊?”
它:“你现在知道了。”
它:“寄啊!”
刘丽迷糊着:“这咋寄?”
不考虑运费的事,啥快递都寄不到啊!
它:“玉冠。”
它说了一个听起来八十杆子也打不着关系的词,刘丽却秒懂:“你是说,我可以通过更新小说,让她得到现代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