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老臣之见,不如……不如遣使与魏国议和。”
“些许钱粮岁币,若能换得边境安宁,让将士百姓免遭刀兵之苦,也未尝不是……权宜之计。”
他话音未落,几名与他交好、或是同样收了魏国好处的大臣纷纷出言附和:
“墨太尉所言极是,陛下,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啊!”
“是啊陛下,魏国兵锋正盛,暂避其锋芒,方为上策。”
“议和?岁币?”
女帝武羲和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墨太尉是要朕向那魏国蛮子割地赔款,乞求苟安吗?”
“我大胤立国百年,何曾受过如此屈辱!”
墨太尉似乎早料到女帝会怒,并不惊慌,反而痛心疾首道:
“陛下,非是老臣长他人志气,实在是形势比人强啊。”
“那赫连策凶名赫赫,乃凝罡境中的强者,北境已无人能挡!”
“若再不议和,一旦北境彻底崩坏,魏军长驱直入,则国危矣。”
“届时损失的,又岂是区区岁币可比?”
“望陛下以大局为重,暂忍一时之气!”
他一番话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步步紧逼,将畏战求和说成了为国为民。
武羲和胸膛起伏,她知道墨太尉等人背后的小动作。
但眼下北境危局确是事实,缺乏良将堪用的窘境让她倍感无力。
一股深深的疲惫和烦躁涌上心头,她几乎想要拂袖退朝,独自承受这份压力。
殿内主战派的将领们虽面露愤慨
但战报不利,一时也难以出声反驳,气氛更加压抑。
就在此时——
“报——!!”
一声拖长了调的、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的呼喊声,却搅动了金銮殿内的死寂。
一名殿前侍卫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
他手中高高举着一份插着三根红色翎毛的加急军报。
因为跑得太急,头盔都歪了。
他却浑然不顾,声音颤抖却无比响亮:
“陛下,天大的捷报。”
“北境捷报,崇德府八百里加急捷报!!”
“灰岩城大捷!”
“李元乾都尉巧设奇谋,里应外合,大破魏军主帅赫连铁山于城下。”
“阵斩赫连铁山,焚其粮草,破其大营。”
“更……更生擒了魏国三王子魏无忌”
“此刻北境之围已解,魏军溃败百里,伏尸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