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便是消化这些收获,将它们转化为真正的实力!
至于那门残缺身法,或许未来有足够的杀戮点就能将其补全。
等李元乾的身影消失在藏经阁大门之外。
塔内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沉寂与肃穆。
然而,在藏经阁最高处的第七层。
一个寻常人根本无法感知、更无法踏足的隐秘屋内中。
一位一直闭目盘坐、仿佛与周围环境身融为一体的麻衣老者,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的眼眸开阖间,并无精光四射,反而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便是这座皇家藏经阁的真正镇守者,一位隐世不出的元丹境宗师。
荀夫子。
方才李元乾在楼下的一举一动。
乃至其精神力细微的波动,都未曾逃过他那浩瀚如海的神念感知。
“三日之期…嗯?”
荀夫子原本古井无波的面容上,首次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讶异。
他的神念轻轻扫过第五层那几处绝学典籍所在的区域。
“《玄煞破军刀典》其残留意蕴竟已被引动吸纳,虽未至精深,却已得煞气之核,算是入门。”
“《天意四象箭》。。。。风云雷雨四象真意亦有被触及感悟的痕迹,虽浅,却正!此子竟能与自然天意共鸣?”
“还有那残篇《虚空遁影》。。。。连这无人问津、艰涩危险的残篇。
“他也敢触碰,并且…似乎也留下了一丝微弱的空间波动印记?”
荀夫子的眉头微微蹙起,眼中的讶异逐渐转为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
寻常所谓的天才,能在三天内将一门绝学勉强记下纲要,领悟一丝皮毛,已堪称百年难遇的奇才。
大多数人,却三天时间连绝学中蕴含的复杂意境和运转路线都无法完全理解,更别提入门。
而这小子…李元乾?
他不仅在三天内同时触及了三门绝学。
而且…竟然全都成功入门了?
这已完全超出了荀夫子对“天才”的认知范畴!
那三门绝学,风格迥异,要求截然不同。
刀法重煞气与意志,箭诀重天人感应,身法更是涉及空间之妙,皆是艰深晦涩之路。
常人穷极一生也难精一门,他竟在三日之内,三门同入?
“匪夷所思…”荀夫子喃喃自语,干枯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
“此子的精神力…似乎异于常人的强韧与…奇特?”
“吸收领悟的速度,快得不合常理。仿佛…仿佛不是在学习。”
“而是在…拓印?”
这是什么天赋。
他活了数百年,镇守藏经阁逾甲子,见过的天才如过江之鲫,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情况。
即便是那些身负特殊血脉或道体的妖孽,领悟速度也总有迹可循。
而李元乾这种方式,却透着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效率”。
“女帝陛下此次,倒是发掘出了一块真正的瑰宝…不,是怪物。”
荀夫子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主降派,怕是真要头疼了。”
“主战派得此利器,如虎添翼啊。”
他重新闭上双眼,周身气息再次与古塔融为一体,仿佛从未苏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