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升官发财死后官格格党 > 谈心x2(第1页)

谈心x2(第1页)

林隽将他带到书房,先与他上了一碗巧克力奶。吴氏商队现在与他长期供应橡胶汁,知道他喜欢新鲜事物,当地特产的可可豆也为他带回来一批。

当地人将其焙炒后制成一种名为“苦水”的饮料,味苦难饮。商队只是试探性地带回来一些,谁知磨粉后加糖冲兑却成了这般醇香浓郁的甜饮!

商队负责人也是个钱串子,亲口尝过后直呼又是一样能赚钱的好东西。他已经摩拳擦掌的预备下次出海要多多的囤备可可豆,除了果实,植株也要带回来试种,大文拥有本土的可可树很有必要!

想必不久就能看到可可豆在大文流行起来哩。

林隽促狭的教授德福制作‘朱古力’,成品虽黑黢黢的有些像药膏,但德福尝过后一张严肃的黑脸难得泛起笑容:大爷说得不错,朱古力果然是甜滋滋的。

他现在对制作巧克力怀有巨大的热情,林隽承诺等他技术成熟后就在京中给他开一间专卖朱古力的铺子呢。

这边宝玉端起热奶抿了一口,柔滑的巧克力奶流入胃袋,总算安抚了他焦躁一日的心灵。他顾不得询问这是什么新鲜饮子,叹道:“林大哥,此前你在宿州告诫与我的道理,我现在才体会其中滋味。”

哦?小伙子又有心事了?

林隽侧身转向他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让我听听少年宝玉之烦恼是什么捏?

林隽长相好气质佳,

是宝玉最爱与之亲近的那类人。但他身上的“光环”太重,既是学霸又是黛玉哥哥,即便他为人风趣宝玉也不敢在他面前造次,是以两人关系并不亲密。

而他沉稳强大的气场又叫人格外有安全感,让宝玉心生向往,虽说理智上自觉不该打搅林隽,但遇事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与林隽商量呢。

宝玉断断续续的将晴雯之事说了,丧气道:“她为人单纯,撕扇是我鼓动她做的,如今却因为此事叫她蒙冤受过。”

来林家前宝玉偶然听见一些风声,之后百般缠磨李贵才从中问出实情,宝玉当即如遭雷劈:晴雯被撵虽起于吴兴家的告状,但千头万绪还是自己为哄她一乐故意拿扇子叫她撕着玩的缘故。

因为撕扇惹来赵姨娘嫉恨,因为姨娘忿忿不平才有马干娘一节,因为有马干娘使坏才勾起太太怒火——而最终承担她火气的却是无辜的晴雯。

林大哥曾说管好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就够了,现在却正是自己给晴雯带来了灭顶之灾。

若袭人是陪伴他的大姐姐,那晴雯便是宝玉偶尔都要退让包容的小妹妹。他惯常爱护姑娘,如今却有一位亲近的姑娘因他一时出格之举被赶出荣府,他心里如何过意得去?

宝玉嘴里喃喃些“晴雯在府里娇生惯养”、“被赶回家如同才抽芽的兰花送到猪窝”一类,悔不当初。

林隽稀奇的打量宝玉,这个

十来岁的小少年此时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仿佛自己是个十恶不赦之人。而他这个看过原书的读者却有些诡异的欣慰——起码宝玉知道给晴雯请大夫了嘛。

也第一时间向贾母求助,虽结果不尽人意,但至少努力过。

书里才是六神无主,只知与晴雯两个抱头痛哭呢。

果然变化才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宝玉身上也发声了微小的变化哩。

因为对他不报期望,所以有一点进步便让人觉得惊喜了。林隽老怀甚慰的拍拍他的脑壳,随后细致的分析这件事,不谈晴雯是否具有“人人平等”的精神,只说这件事中她与宝玉无故浪费是真、她情商不高也是真。

至于被赶既是意外也是必然,对于晴雯来说宝玉屋里是他们共有的“小家庭”,她只用维护好这个小家就可以了。然而荣府却是个水深火热的大家族,往往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得罪人而不自知,何况她这样嚣张不饶人?过于关注自身而忽视大环境的影响,待风波来临只得束手无策的被动承受,哪里有抗风险的能力?

“宝玉,你就是她被赶出去的必然原因,你母亲作何这般焦虑不喜漂亮丫头?你平日的所作所为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担忧?”欣赏俊男美女不是错,但在尚不能自主的情况下就只能忍受不期而至的风暴了。

宝玉本就心有悔意,现在被他一顿输出更是无地自容,坐立难安。他也是个

聪明孩子,哪里不知道王夫人此举只因自己那些爱红爱姑娘的毛病?

他发自内心的欣赏女儿家的美好,看在世人眼中逃不脱一个‘离经叛道‘。

宝玉幽幽叹了口气:做人难呐。

“还是那句话,你何时不靠父母也能独立生活就不怕他们的管教了。”林隽点到即止,任别人说再多总要自己体悟才能有所得。

宝玉低头,经此一事他已经有所感触,默默将这话记在心里。

说完问题林隽贴心的给出解决方案:“现在木已成舟,你若觉得对不住她,便为她找个出路就好了。留在你们府里不一定好,出了你们府也不一定不好。”

宝玉闻言咻的看向他,苦恼的说:“林大哥,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惜家里我做不得主,凤姐姐现在也不管家,若是她在我还能求求凤姐姐将晴雯要去……”、

林隽想了想,问:“你那丫头当真刺绣手艺出众么?”

宝玉听他言外之意似乎看中晴雯手艺,心里一喜,若有林大哥出手相助,晴雯必定有救的。

他点头如捣蒜:“真真儿的!老太太都说好!”他手忙脚乱的想在身上翻出个晴雯做的针线,然而他所配荷包扇套都是袭人所作,身上竟没一件晴雯的作品。

“……我、我今日没带。”宝玉讷讷道:“改日林大哥一看便知,她的手艺在咱们府上也是一等的。”

“唔,我信了。”林隽随口道,毕竟书里这么写的呢。

在宝玉希冀的目光中开口:“吴家要在通州那边开家刺绣工坊,缺一批技艺高妙的绣娘,我可以推荐她过去应聘。若她果真如此有能为,想必日后也能在工坊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等开春后文烁便要组织商队出海,朝野上下对此事重视得很。以前顺天还只是大文的政治中心,待海贸发展起来顺天的经济态势必定踏上另一高度。

况顺天内有运河外有海岸,交通便利。似吴二这般具有前瞻性的大商人早已着手准备将部分产业转移到顺天,纷纷在京郊圈地建工坊,乘着这股东风京郊的土地流转价格一路飙升,因为有朝廷及时出手监管才未发生非法占地的事件。

文朝的丝绸绣品一直是海外诸国追捧的东方奢侈品,吴二在纺织业尝到甜头,低端市场已占好份额,他正踌躇满志的准备开辟高端市场。遂在通州买地建厂,机器、原料万事俱备,现在只差好的刺绣师傅了。

没想到这个看似最好解决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老大难,优秀的绣娘被江南大织布商瓜分七成,被豪门大户圈养二成,剩下的一成自有产业经营万不能给别人打工。便是零星几个愿意到吴氏做事,那手艺也说不上好,根本达不到吴二理想中的高端品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