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在齐村和羊庄之间,有两个日军据点,还有三个炮楼。
炮楼的驻扎人员很少,往往只有二三十人,力量相当有限,基本可以不用理会。
据点里面往往有两个小队,甚至是一个中队的日军驻扎,需要专门抽调部队,对其进行攻击。
理想情况是将据点一并拿下来,最坏打算也是让这些驻扎在据点之中的日军没办法出门。
第三点,将军列截停之后,对于上面物资的转运工作。
列车的运输能力,是陆地运输无法相比的,哪怕是这个时代的列车,一趟军列多拉一些车厢,也可以一次性运送上几百吨,甚至是上千吨的物资。
相比之下,现在红34师拥有的那些马车,骡车,一辆最多也就是运输一吨左右的货物,甚至还要更少一些。
那么一趟军列,就需要至少上千辆板车,马车,还有几千匹的骡马协助进行运输,才能一趟全部运走。
否则的话,等到日军主力部队,沿着铁路线支援过来,他们想跑都跑不掉,或许会不得不抛弃大量的物资,才能全身而退。
第四点,就是打援的工作。
根据之前丁伟和孔捷部队的侦查,距离此处最近的日军部队,主要包括两个旅团的兵力,都是关东军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强悍。
倒不是害怕,关键是鬼子依托着京奉铁路,这两个旅团的鬼子咬住他们之后,后面跟进支援的鬼子绝对是源源不断的。
到时候跑都跑不掉,那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打援部队要做的事情,就是炸铁路,阻击日军,但是又不恋战,该撤退就直接撤退。
这一战的核心就是,速战速决,绝不恋战,争取在一夜之间,便将所有的任务完成。
毫无疑问,这种多部队协调统一进行作战,对于各部队的执行能力和战斗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韩明远让孔捷和丁伟的部队,专门负责在南北两个方向打援,提前构筑防御阵地,同时在铁轨下方埋设足够的炸药。
其次,抽调部队和庄文直的炮兵团,组成专门的攻坚部队,主要是对日军据点和炮楼进行打击,打的下来就拿下来,打不下来就让这些鬼子不敢出门。
最后是李云龙的部队,负责对三辆军列进行攻击,要用最快的速度将军列拿下,然后搬运和转移上面的军需物资。
这需要动用到骑兵团,还有辎重部队,他们这次提前规划好了路线,同时还发动了大量的群众,也参与到物资的搬运工作之中,否则只是依靠他们的士兵,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好在这段时间的剿匪工作开展不错,让韩明远的这支部队,在河北北部地区,拥有着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
经过发动之后,纪心诚已经组织起来了一支三万多人的运输队伍,专门帮忙运送前线缴获的物资。
夜幕降临,晚上八点钟,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三辆军列,彼此相隔不到三公里,向前方缓缓行进着。
这个时代的列车,行驶速度是相当缓慢的,甚至人都可以直接爬上去。
韩明远在黑暗之中,拿着望远镜,盯着前方的铁轨。
终于,最前面那辆列车,在抵达指定地点的时候,一声爆炸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