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只是他们都没想到,这一仗,竟真的生生打了一年。
昌平六年,一整年的光景,纪岚予他们又是在塞北的风雪和无休止地杀伐中度过的。
这一年,萧齐一边忙着追查各种旧案,另一边,为了能让边关的军资不断,他愣是硬着头皮把之前提出的国券发了下去。
可老百姓们做生意一年来积攒下的家底,哪里有那麽容易愿意拿得出来?
萧齐便从文武百官到富庶商贾,挨家挨户的亲自登门去求人卖国券,承诺将来国力富强後,加足足一成的利息还回去。
求遍了皇都,萧齐尚觉不够,还有其他的城池。
于是,这一年下来,萧齐几乎跑遍了整个大梁,愣是把那一张张国券给发了下去。
但萧齐毕竟不是三头六臂的铁人,难免还是顾此失彼,萧煜丶秦世轩丶庄如是之间那些丝丝缕缕的线索,他来不及细想细查,便又搁置下了。
王环王佩只查到了那一批曾经收过秦世轩赃银的军医,皆在返乡後不久便去世了。
有的说是害了急病,有的说是出了意外,但世间不会有这样的巧合,萧齐还是将此事上书给了萧炎。
萧炎没召他进宫,只是以一封密函传到了王府,叫他暂且不要打草惊蛇。
一月後,秦世轩升任了兵部尚书。
萧齐心里明白,这大抵又是一场故意引蛇出洞的捧杀。
只是这大梁满朝文武,再也没有一个人会真的把萧齐当做闲散王爷了。
萧炎看着他为了这些事操劳到衣带渐宽,却也劝不住他。
其实也非是索漠还有力气和大梁抗衡一年之久,而是楚国倒戈向了索漠。
虽楚国在明面上未曾公开言说立场,可却玩了一手暗度陈仓,背地里没少接济索漠。
这一年,皇宫里也还算安稳,陈淑妃将诸事都打点得颇为有条。
宫里又接连添了两个孩子,常昭仪生了四皇子萧恒,温美人生了五皇子萧怡,两个皇子出世正好隔了百天。
萧恪在恭亲王府养着,也足了周岁。
太子萧怀三岁多了,越发聪明起来,渐渐开始识字读书。
虽说又是兵荒马乱的一年,可有些事儿到底还是有点儿希望的。
譬如塞北大营这厢的囤粮在见了底的时候,徐钦又奇迹般地押送了新的粮草来。
徐钦看着军营里的将士们豪情壮气丝毫不减当年,还是那随时都可为大梁洒上一腔热血的好男儿,心中不由得万分佩服纪岚予这个主帅。
能在重重困境下稳住军心,还将有楚国暗中支持的索漠逼得逐渐後退,甚至还将自己的孩子照顾得格外健康活泼,徐钦真是不知道,纪岚予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还有那远在皇都,一手养着太子,一手发着国券的萧齐,这两个人简直都要成了仙了。
纪岚予接见徐钦,看着那充盈的粮草,心里不由得微微一动:“辛苦徐大人了。”
“侯爷这句辛苦,可是给错人了,”徐钦这厚脸皮的话痨这次难得没有邀功,“王爷才是真的辛苦……”
“你不必说,”纪岚予轻声打断了他,“我和他俱是为了大梁。”
徐钦被这句话扎得心里猛地一疼,也不知道该说些什麽了。
这两年多以来,他来往皇都边塞之间,两头跑了不知道多少次,眼见着这两人的心一日比一日疏远,他身为一个外人,尚且觉得难受不已。
只是这样的国情下,那点儿风花雪月的心思便只能先往後稍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事的顺序,可放到每个人身上,就要颠倒一番了。
譬如纪岚予和萧齐现在,便是只能先平天下,再治国,最後才能顾及自己的家。
徐钦知道纪岚予现在是故意避着萧齐的消息不去了解,便只好和他聊了许多皇都的新鲜事,纪岚予一一听着,也和徐钦说了些许边塞轶闻。
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怎的,纪岚予口中那位风风火火的女将军索漠公主,竟被徐钦听进了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