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淳于越开口,一些儒生也纷纷附和道。
而且附和淳于越的儒生,甚至还不少,一时间声势看起来颇为浩大。
李斯听后不由得皱了皱眉,这淳于越他实在是带不动啊!
看来他也不必再给他留往日的情面了。
“王上!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
此言一出,淳于越先是一滞,随后有些气恼的看向李斯,他万万没想到李斯会说出这等话语。
这话是在说他们这些儒生:
不学习、推崇今天的学问和学说,反而学习古代的,并且借古讽今,迷惑老百姓的视听,是在惑乱民心!
这相当于是指着鼻子骂他们了。
“廷尉大人难道不知道以史为鉴吗?历史上那么多教训还不够吗?那些不遵循前人经验所引的惨剧还少吗?”淳于越痛心疾,质问起了李斯。
李斯却针锋相对反驳道:
“当今天下一统,没有诸侯割据的乱象,我大秦国力鼎盛!乃是前所未有之盛世,怎可单纯凭借以前的历史经验行事?”
“尔等儒生妄想借古讽今,岂不可笑?”
“历史的经验与国家大小并无关系,见微亦可知著!”淳于越回击道。
嬴政听着二人的争吵,眉头不由得一挑。
没想到这尊号定夺之事,竟然引起李斯与淳于越两人针锋相对起来。
这让他略微有些意外,不过这二人的理念不合自己早就清楚了,爆争吵也是迟早的事情。
商议尊号,倒是成为了二人争吵的一个引子了。
对于二人的观点,嬴政自然是更偏向于李斯的观点。
他一统天下后,很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天下与曾经的天下已经大不相同了。
真要是按照古人的方法治理大秦,那么结果只会有一个:那就是大秦分崩离析,重现那周朝的结局罢了。
当然,淳于越的一些话也不无道理,历史那些亡国的惨痛教训确实值得自己铭记。
所以嬴政才会留着他淳于越在朝堂之上。
他嬴政肚量没那么小,不是那种听不得反对自己的声音的君王。
只要你能证明你是对的,嬴政自然会认同你的观点。
当然了,这群儒生目前只会空谈国事,嘴皮子厉害。。。。。。
所以嬴政并不看好他们。
一旁的李意听着李斯和淳于越打嘴仗,不由得一乐:这是见证历史了吗?
随后又暗自狐疑:
“怎么感觉和历史上的时间节点不太对?”
“呃。。。。。。难不成是我穿越所导致的蝴蝶效应?”
就在李意胡思乱想的时候,嬴政却忽然开口了,打断了李斯和淳于越的争吵。
随后望向角落的李意:
“李意,你对他二人的观点可有什么看法?”
李意:??
李斯:?
淳于越:??????(生气)
众大臣:?
所有人无不是一脸懵逼。
就连李意自己也是如此!
这到底和自己有啥关系啊?自己不是吃瓜群众吗?怎么嬴政忽然问到自己头上了?
李斯主要是疑惑这李意到底是什么个来头,竟然有资格评判自己和淳于越不成?
至于淳于越,他更主要还是生气:
礼崩乐坏啊!礼崩乐坏啊!
区区方士,也有资格妄谈国事?大王如此行事,国之将亡!
李意见众人都望向自己,不由得尴尬一笑:“陛下,臣位卑言轻,哪能有什么见解?”
他才懒得趟这浑水!
嬴政却摇了摇头:
“你言你曾去过仙界,而且掌握了种种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