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国开局融合了岳飞 > 第54章 圣旨至 皖县行(第1页)

第54章 圣旨至 皖县行(第1页)

第五十四章圣旨至皖县行

太末县的军务渐渐理顺,城中百姓也开始恢复往日的生计,俘虏大部分被释放。这日午后,一队快马从北方疾驰而来,扬起的尘土在城门口划出一道黄龙,为的内侍手持明黄卷轴,高声喊道:“圣旨到——朱儁、刘进等将接旨!”

中军大帐内,朱儁、刘进与众将齐齐跪倒。内侍展开卷轴,尖细的嗓音在帐内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儁、刘进等将平定江南方腊叛乱,功勋卓着,着即班师回朝,入京受赏。钦此。”

“臣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叩谢恩,接过圣旨。

内侍走后,朱儁看着圣旨,眉头却未舒展:“回京受赏是好事,只是这天下,怕是越不太平了。”他递给刘进一封密信,“这是昨日收到的京中消息,你自己看吧。”

刘进展开密信,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信中写道:青州、徐州黄巾余党死灰复燃,虽未成大器,却已劫掠数县;太行山脉,张牛角率部下山,连破三郡,官军屡战屡败;西北韩遂、边章起兵反叛,兵锋直指长安,朝廷已派皇甫嵩率军征讨……

“真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刘进将密信递还,心中沉甸甸的。平定方腊不过是平定了江南一隅,这大汉的天下,早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朱儁叹了口气:“朝廷召我们回京,怕是不仅为了封赏,更是想从我们这些人中抽调兵力,去填补其他战场的窟窿。只是……”他看向帐外,“将士们刚经历大战,早已疲惫不堪啊。”

刘进沉默片刻:“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先按旨回京,见机行事吧。”

收拾行装的间隙,孙坚与周异联袂来访。话说,刘进在这里人缘还不错,孙坚性格豪爽,和主角关系最好。

孙坚依旧是那副豪爽模样,一进门便大笑道:“德修,明日便要启程回京了,但是却也不用那么着急,不如随我二人去舒县转转?”

周异也笑道:“我与文台的家眷都在舒县。如今战事平息,正好回去看看。德修远道而来,怕是许久未曾归家,我二人做东,陪你在舒县散散心,权当是尽地主之谊。”

刘进心中一动。舒县地处庐江郡,乃是江南富庶之地,也是周异的老家,孙坚在黄巾之乱开始时就将家眷在接到此处。刘进想了一下,觉得放松一下也可以。于是他笑道:“既如此,那便叨扰二位了。”

他转头对岳飞道:“鹏举,我带典韦、雄阔海、穆瓜与张宁同去,部众便交由你统领,与朱将军一同启程,我们京城汇合。”

“末将领命!”岳飞拱手应道。

次日清晨,刘进带着数人和十几个亲兵,与孙坚、周异一同离开了太末县。一行人马不多,轻装简行,沿着官道向舒县而去。沿途水光山色,稻田青青,与战场的肃杀截然不同,刘进心中的郁结也渐渐散去。

舒县地处皖水之畔,城郭整齐,市井繁华。孙坚与周异的府邸便在县城东隅,相邻而居。二人将刘进迎入府中,摆上丰盛的宴席款待。

酒过三巡,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孩童的喧闹声,两个约莫十岁的少年并肩走了进来。左边那少年身材结实,浓眉大眼,眼神中透着一股桀骜不驯;右边那少年则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举止文雅,却难掩眉宇间的英气。

“父亲,周叔父。”两人齐声行礼,目光却好奇地落在刘进身上。

孙坚大笑道:“来,我给你们介绍。这位便是大破黄巾、斩将无数的刘进刘将军!”他又指着两个少年,“这是犬子孙策,字伯符;这是周异兄的犬子周瑜,字公瑾。他们两个关系不错,据说已经私下里结拜了。哈哈哈……”

“见过刘将军!”孙策与周瑜齐齐拱手,眼中满是崇拜。显然,是听过主角的名声的。

刘进看着眼前这两位未来的江东俊杰,心中不禁感慨。孙策的勇猛,周瑜的智谋,皆是当世顶尖,此刻却还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少年。

“伯符、公瑾。”刘进笑着点头,“听闻你二人已结拜为兄弟?”

周瑜笑道:“正是。我与伯符情同手足,将来定要一同建功立业。”

孙策更是握紧拳头:“刘将军,我二人将来也要像你一样,率军杀敌,平定天下!”

刘进朗声大笑:“好志气!若你二人真有此心,待长大成人,便来寻我。届时我给你们兵马,去北疆打胡人,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