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国开局融合了岳飞 > 第84章 分兵破局 洛阳焚烬(第1页)

第84章 分兵破局 洛阳焚烬(第1页)

第八十四章分兵破局洛阳焚烬

虎牢关帅府内,董卓背着手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吕布连输三日,尤其是被李存孝打落头盔,早已让军心浮动;显然,想靠着吕布镇服诸侯的想法破灭了。

并且,关外联军数十万大军压境,旌旗连绵数十里,那股肃杀之气,即便是他也不禁心生寒意。

“废物!都是废物!”董卓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上好的紫檀木案几顿时裂开一道缝隙,“连个毛头小子都对付不了,咱家养着你们有何用!”

帐外的亲卫吓得瑟瑟抖,连大气都不敢喘。就在这时,李儒缓步走了进来,拱手道:“主公息怒,动怒伤身。”

“文优,你说!如今联军兵临城下,吕布又连吃败仗,这虎牢关,还守得住吗?”董卓转过身,眼中满是焦虑。

李儒沉声道:“主公勿忧。联军虽众,却人心不齐,各怀鬼胎。他们之所以能联合起来,不过是为了些许名声罢了,一旦时日稍久,必然因粮草分配、地盘争夺而产生嫌隙,到那时,不攻自破。”

他顿了顿,继续道:“何况,我军有虎牢关天险,又有二十万大军驻守,只要坚守不出,联军就耗不起。再者,我们还可施离间计,分化他们。听闻长沙太守孙坚有长子孙策,年方十五,勇猛过人,义父可遣使许配女儿给他,拉拢孙坚。若能让孙坚倒戈,联军必乱。”

董卓闻言,眼中一亮:“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遣使前往孙坚营中!”

然而,使者很快便狼狈而回,哭丧着脸道:“主公,孙坚不仅拒绝了婚约,还大骂主公是国贼,将小的打了出来!”

“废物!”董卓气得一脚踹翻了案几,“孙坚匹夫,敬酒不吃吃罚酒!”

李儒叹了口气,也只能作罢。离间计不成,只能另想他法。

虎牢关前,联军与董卓军陷入对峙。刘进数次派人挑战,董卓都紧闭关门,坚守不出。

“主公,董卓龟缩不出,这般耗下去不是办法。”刘伯温进言道,“而且虎牢关坚固,董卓又有重兵把守,强攻损失太大,需另寻破局之法。”

刘进点头:“诸位有何良策?”

戏志才上前道:“联军聚集于此,目标过大,反而让董卓得以集中兵力防守。不如分兵三路,互为犄角:一路南下,攻打阳人城、太谷关,兵锋直指洛阳,让董卓尾不能呼应;另一路北上,夺取孟津等地,威胁洛阳侧翼,如此董卓必然慌乱;主公则率主力在此牵制董卓,使其尾不能相顾。如此,董卓必乱。”

“善!”刘进抚掌道,“就依志才之计。”

次日,刘进召集诸侯议事,宣布分兵之策:“袁术率张、袁遗、孙坚、鲍信五路诸侯,南下攻打阳人城、太谷关;袁绍率韩馥、张扬、王匡、曹操、乔瑁、刘岱七路诸侯,北上夺取孟津、小平津;其余诸侯随我坐镇虎牢关前,牵制董卓主力。”

众诸侯虽各有心思,但因刘进的部署条理清晰,也是现在最好的办法,因此无人反对,纷纷领命。次日一早,南北两路大军便拔营出,朝着各自目标而去。

董卓很快便得知了联军分兵的消息,顿时慌了神:“不好!他们这是要包抄我军后路!”

李儒沉声道:“主公,事已至此,只能分兵迎敌。可令胡轸率军五万,南下支援阳人城;令李肃率军五万,北上防守孟津;主公仍率主力坐镇虎牢关,不可轻动。”

董卓别无他法,只能依计而行。然而,分兵之后,虎牢关的兵力大减,而南北两路的守将又远非联军对手——阳人城守将胡轸贪功冒进,被孙坚打得大败;孟津守将李肃更是不堪一击,被曹操率军击溃。

一个月后,消息接连传来:阳人城、太谷关、孟津、小平津尽数被联军攻陷!董卓的地盘不断缩小,与洛阳的联系也岌岌可危。

“完了,完了……”董卓在帅府内坐立不安,脸色惨白,“南北皆失,虎牢关已成孤城,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董卓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李儒再次进言:“主公,如今洛阳已不可守,不如迁都长安!长安有崤函之固,易守难攻,且是主公故地,根基深厚。待迁都长安,凭险据守,再图后计。”

“迁都?”董卓愣了一下,随即咬牙道,“也只能如此了!洛阳留不住了!”

他当即下令:“令徐荣率两万兵马留守虎牢关,务必拖延联军!其余人等,随我回洛阳,准备迁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