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相父在上朕在下温无玦 > 第30章 风起江南火燃漕运(第1页)

第30章 风起江南火燃漕运(第1页)

龙德殿内,檀香袅袅,才燃到一半,沈该那急促的脚步声,便如一阵疾风,撞破了殿门。

赵构手中正捏着湖州蚕农新近进贡的丝帕,丝帕上,“圣德泽民”四个金线绣就的小字熠熠生辉。原本挂在他眉梢的笑意,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扯得紧绷。

他抬眼望去,只见沈该鬓角豆大的汗珠,顺着脖颈,“吧嗒”一声滚进官服的领子里。沈该手里紧紧攥着的密报,边角都已被揉得毛糙起边。

“官家,江南漕运……”沈该气喘吁吁,仿佛刚跑完半里急路,喉结上下剧烈滚动了两下,才接着说道,“这半月,从苏杭运往临安的粮船,十成里竟有三成延误。运粮官说,河道里总有一些影影绰绰的船影,看着邪乎得很,可等追过去,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头那叠捷报,被赵构“哗啦”一声推到了边缘。

他的指尖重重叩在《漕运图》上,指腹下长江支流的刻痕硌得生疼。这图,他前日才用朱笔仔细圈点过,从常州到楚州的粮道,乃是北伐的关键命脉。若是连米粮都无法顺畅送到前线,岳飞的岳家军,又拿什么去对抗金国的铁浮屠?

“传张去为。”赵构猛地扯下腰间玉玺,“还我河山”四个字,在他掌心烫出一道红印。“让皇城司把江南漕吏的底细,都给朕扒个干干净净。”说到这儿,他似是突然想起什么,抬眼扫过台阶下的赵鼎,“先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鼎正垂眸紧盯着沈该手中的密报,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方刻着“亮”字的旧玉。这是他穿越前一直随身携带的私印,而原赵鼎的遗物里,竟也有一块极为相似的,仿佛是命运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听到赵构问,他抬眼,目光如利刃般划过漕运图上太湖的标记,缓缓说道:“漕运之弊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臣听闻苏松一带的粮商,大多与漕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怕是有人见官家推行均田制,断了他们巧取豪夺的门路,便妄图在粮道上兴风作浪。”

赵构的指节,因用力而捏得泛白。

他不禁想起穿越前,在成都宫苑里,诸葛亮蹲在菜畦边,耐心教他辨认稻穗的情景。“稻穗沉,民心稳。”相父当时说这话时,眼底闪烁的光芒,比天上的星子还要明亮。

可如今,竟有人胆大包天,敢把手伸向粮袋子?

“王希孟还在常州吗?”他突然开口问道,“传朕口谕,令他即刻南下,沿着漕运线展开巡查。”说罢,又转头对沈该道,“去尚食局取些冰酪来,瞧你这汗出得,别中了暑气。”

沈该接过冰酪的手,仍在微微颤抖,却见赵构已然翻开了系统面板。

淡蓝色的光幕,在龙德殿内幽幽浮起,“漕运安全任务”几个鎏金大字,醒目得刺人眼目:“确保江南漕运畅通百日,奖励五千积分。”赵构盯着积分栏里刚积攒下的三千二百积分,喉结上下动了动。这积分,足以兑换两门新式火炮的图纸,能让岳家军的前锋营,增添几分克敌制胜的底气。

“系统,接收任务。”他低声说完,光幕骤然消散,殿外的蝉鸣,却突然拔高了声调,仿佛在回应着什么。

三日后,太湖之上,波光粼粼。李宝身姿挺拔,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目光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远处那艘挂着“苏记粮行”旗号的货船。

只见那船帆鼓得满满当当,可吃水线却浅得异乎寻常。哪有运粮的船,轻得如同要飘起来一般?

“火铳手,准备。”李宝伸手摸了摸腰间的青铜火铳,这是官家新赐的“震北”式火铳,点火度比寻常火铳快上半息,射程更是多出三十步。

他身后,二十艘火炮舰艇,如大雁展翅般呈雁阵排开,黑洞洞的炮口,闪烁着冰冷的幽光。

“放!”

第一声枪响,如同一记惊雷,惊飞了芦苇荡里栖息的白鹭。

那艘“粮船”的船帆,“刷”地一下落了下来,露出底下藏着的三十多个手持钢刀的汉子。正是裴季安暗中勾结的水匪。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喊出“劫粮”二字,第二波火铳便已齐声轰鸣。

子弹穿透船板的声音,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惊得湖水瞬间翻起层层白浪。

裴季安蜷缩在底舱,额头狠狠撞在粮袋上,瞬间鼓起一个青包。

他原本以为,凭借太湖芦苇荡的天然掩护,劫几船粮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如同探囊取物。却万万没想到,朝廷的船只竟会突然如神兵天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