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相父在上朕在下温无玦 > 第38章 金汤初破铁骑南望(第1页)

第38章 金汤初破铁骑南望(第1页)

雁门关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影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斑驳陆离的墙面上,仿佛一幅古老而神秘的画卷。

赵构缓缓解下玄色披风,轻轻搭在椅背上,随后,他的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那卷赵鼎刚刚递来的图纸。图纸的边角已被他不自觉地捏出了褶皱,然而,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却依旧清晰可辨——那是赵鼎惯用的小楷,每一个“前哨站”的标记旁,都精心画着箭头,无一例外,皆直指东北方向的太原。

“官家,”赵鼎微微前倾,将茶盏朝着赵构的方向推近半步,青瓷与木案轻轻触碰,出一声清脆的轻响,“我军此刻士气如虹,正应趁此大好形势,挥师东进,一举夺取太原。”他的声音犹如浸过寒铁的利刃,带着久居军帐的沙哑质感,却又字字掷地有声,清晰无比。

赵构缓缓抬头,目光直直撞进那双熟悉而深邃的眼眸。刹那间,数百年前成都丞相府的竹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他总爱蹲在廊下,静静地看着相父批阅军报,每当相父抬眼,便是这般目光,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直抵那最终的战场。

他的喉结微微动了动,刚欲开口,左侧突然传来一阵铠甲相互摩擦的声响。

“末将愿领前锋之职,三日之内,必拿下榆次!”岳飞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如松,腰间的虎符与青砖碰撞,出清脆声响,“雁门这一役,金狗的马队折损了三成之多。榆次乃太原的门户,末将亲率背嵬军抄其后路,定能将那城门一脚踹开!”他铠甲上的血渍尚未洗净,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暗红的光泽,却丝毫掩不住他眼底那灼灼燃烧的光芒。

王彦在右侧轻抚胡须,微微沉吟:“榆次虽城小,但其城墙厚实。末将愿统领中军,带领神臂弓营在东山设下埋伏,截断金狗的援兵。”他的手紧紧按在剑柄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剑,是当年八字军起兵之时,百姓们用碎铁打制而成,剑鞘上的锈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热血激昂的过往。

这时,张荣突然咳嗽一声,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这位水军统领正掰着手指头认真计算着:“城西有片芦苇荡,末将率三百轻骑绕过去……”他猛地住了口,挠着后脑勺憨笑,“咳,末将是说,城西乃是金军的粮仓所在,若将其烧毁,太原城的守军必定饿肚子。”

赵构静静地望着帐中四张满是急切与期待的脸,喉间突然一阵紧。在原主赵构的记忆里,这些声音本该被“和议”二字无情碾碎,然而此刻,他们眼中却闪耀着光芒,恰似当年成都城楼上,相父指着北伐路线图时,自己紧紧攥着的小拳头里,所藏着的那簇炽热火焰。

“即刻着手整备粮草,明日辰时准时出。”赵构猛地拍案而起,木案受到震动,茶盏也跟着跳了跳,“岳帅为前锋,王统制领中军,张统领……”他目光看向张荣,“你那芦苇荡的主意,甚好,准了。”

议事厅外的更鼓声悠悠敲过三更,夜色愈深沉。

赵鼎抱着一个桐木匣子,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赵构的临时行辕。

匣子里,精心铺着一层黄绢,绢上静静放着一张泛黄的纸张——这正是赵构今早用系统积分兑换而来的“火炮改良技术”。

“工匠们已在西校场等候多时。”赵鼎轻轻将图纸展开,烛火映照下,他眼角的细纹显得愈深刻,“依此改良,火炮射程能增至千步,至于准头……”他的指尖轻轻划过图纸上的刻度,“可精准打击城墙的薄弱之处。”

赵构缓缓伸手,轻轻摸了摸图纸,那粗粝的触感,恰似相父当年在汉中修筑栈道时,手上磨出的厚厚老茧。

他的思绪瞬间飘远,想起系统提示音在耳边骤然响起时的强烈震动——“检测到国运任务‘收复雁门’完成,奖励积分ooo,系统进阶中阶,可兑换火器改良技术。”那时,他正傲然伫立在雁门城楼上,狂风呼啸,卷着“宋”字大旗猎猎作响。他极目远眺北方,刹那间,相父临终前紧紧攥着他的手,所说的“汉贼不两立”,如洪钟般在他耳边回荡。

西校场里,火把通明,将夜空照得一片通红。

五十名工匠正围着三门火炮忙碌地打转,有的手持铜尺,仔细丈量着炮管的尺寸;有的小心翼翼地往炮膛里装填新制的火药包。

赵鼎亲自递来火折子,目光中带着期许:“官家,试试?”

赵构伸手接过火折子,指尖微微颤抖。

他不禁想起原主赵构第一次见到火炮时,那惊恐万分的模样——那时,金军的炮石无情地砸破了扬州城门,他惊慌失措地骑马狂奔,连玉玺都不慎掉落泥中。

然而此刻,炮口正稳稳地对准三百步外的土堆——那是工匠们依照太原城墙的比例精心堆砌而成。

“点火!”他一声低喝,声音坚定而有力。

火折子触碰到引信的瞬间,整个世界仿佛都凝固了。

“轰”的一声巨响,犹如雷霆炸裂,炮弹出膛时所带起的汹涌气浪,瞬间掀翻了旁边的木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土堆中央猛然炸开一个巨大的窟窿,碎土块如雨点般飞溅到十丈开外,其中有一块甚至精准地砸中了赵鼎的冠缨。

“好!”工匠头头老周兴奋地拍着大腿,高声呼喊,“原先的火炮打三百步都容易偏离目标,这改良后的……”他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尘土,咧嘴笑道,“千步外的城墙,肯定能砸出个大窟窿!”

赵构望着那被炸得千疮百孔的土堆,不禁放声大笑。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系统空间里那些依旧沉睡的先进技术——纺纱机、水力冶铁炉、改良占城稻……他暗暗誓,等打完这一仗,一定要将这些技术全部兑换出来,让百姓们都能有饭吃,让工匠们有充足的铁料打造器具,让宋军的刀枪,比金狗的更加锋利明亮。

三日后,太原城外,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岳飞手持红缨枪,一枪挑开最后一道鹿砦,马蹄高高扬起,溅起的泥点纷纷落在“岳”字旗上。

他稳稳勒住战马,目光如鹰,紧紧盯着城墙上晃动的金军旗帜,嘴角缓缓扯出一道冷硬的弧度——这三天,他亲率背嵬军绕了八十里山路,此刻,他们正牢牢卡在榆次与太原之间的隘口。

“分兵三路!”他果断抽出腰间佩剑,大声下令,“左路去截断敌军粮道,右路负责拦截援军,中路随我一同围攻太原!”

同一时刻,太谷县的山林里,王彦正静静地蹲在树杈上,宛如一只隐匿在黑暗中的猎豹。

他目光如炬,望着山脚下尘土飞扬的金军马队,伸手在嘴边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