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第一章王爷我们和离吧免费阅读 > 第98章 杜仲拜服成医馆常客(第1页)

第98章 杜仲拜服成医馆常客(第1页)

自那日义诊之后,杜仲便成了济世堂的常客。他全然放下了太医院院判之孙的架子,每每前来,都穿着朴素的常服,态度谦恭得如同一个求学若渴的学子。

起初,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看陆晚吟如何接诊,如何辨证,如何下药。遇到不解之处,便会虚心求教。

“苏神医,老夫观您方才诊治那位脘腹胀满的妇人,并未直接用理气消胀之药,反而用了温中补虚的附子理中汤加减,这是何故?”

陆晚吟一边整理药方,一边耐心解释:“杜老先生,那位妇人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象沉细,乃是脾胃虚寒为本,气滞为标。若一味理气消胀,如同只疏通河道却不解决水源枯竭,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耗伤正气。故而当以温中健脾为主,中气足,运化复,胀满自消。”

杜仲闻言,沉思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妙啊!此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夫往日遇此症,多着眼于‘胀满’二字,却忽视了其根本虚寒!惭愧,惭愧!”

他这般恍然大悟、毫不掩饰自身不足的模样,让陆晚吟也心生敬佩。这才是真正醉心医道之人。

有时,杜仲甚至会主动帮忙。遇到需要针灸的病人,他会在一旁仔细观察陆晚吟的取穴和手法,遇到需要抓药的繁杂方子,他也会挽起袖子,亲自上阵,那熟练精准的抓药手法,引得春桃和张妈妈连连赞叹。

“杜老先生,您这手法可真利落!”春桃忍不住夸道。

杜仲呵呵一笑,捋了捋胡须:“老夫在太医署药房也待过些年头,熟能生巧罢了。比起苏神医的医术,这点微末伎俩,不足挂齿。”

他这般姿态,更是让前来就诊的病人们对陆晚吟的信服达到了顶点。连太医都甘愿在此打下手,苏神医的医术得有多高深?

这日,杜仲来得比平日更早些,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愁绪。

“苏神医,老夫今日前来,是有一疑难病例,想与您参详参详。”他开门见山,语气凝重。

“杜老先生请讲。”陆晚吟请他坐下。

“是礼部侍郎家的公子,”杜仲压低了声音,“年方十六,自半年前起,便患上一种怪病。双目视力骤降,视物模糊,且眼中似有黑影飞舞。白日尚可,入暮则几近失明。太医院数位同僚皆已诊过,有言肝肾阴虚者,有言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者,药用无数,却皆如石沉大海,未见寸效。如今侍郎大人忧心忡忡,我等亦是束手无策啊。”

他描述的症状,让陆晚吟心中一动。视力骤降,暮不见物,眼中黑影……这听起来很像现代医学中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者与维生素a缺乏密切相关的“夜盲症”,尤其是后者,在这个时代因营养不良而并非罕见,但往往被归为疑难杂症。

“杜老先生,可曾仔细问过,这位公子平日的饮食偏好?”陆晚吟问道。

杜仲一愣:“饮食?这……倒是未曾重点询问。只知公子自幼体弱,饮食精细,不喜荤腥,尤恶动物肝脏等物。”

不喜荤腥,厌恶肝脏!陆晚吟几乎可以确定了。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长期缺乏会导致夜盲症和视力下降。

“公子是否还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甚至毛枯黄等症状?”陆晚吟追问。

杜仲仔细回想,猛地睁大了眼睛:“确有!侍郎夫人曾提及,公子近来皮肤确是粗糙不少!苏神医,您怎会知晓?莫非此症与皮肤亦有关联?”

“并非关联,而是同源。”陆晚吟解释道,“此病在古籍中或有记载,名为‘雀目’或‘肝虚雀目’,其根源在于一种……一种滋养目窍与皮毛的精微物质匮乏。这种物质,多存在于动物肝脏、蛋黄、乳制品以及一些深色蔬菜之中。公子既厌恶肝脏,饮食又偏素,长期如此,体内此物耗尽,故而目失所养,视物不明,皮毛亦失濡润。”

她尽量用中医理论和古人能理解的词语来解释维生素a缺乏症。

杜仲听得目瞪口呆!他从医数十载,读过医书无数,从未听过如此清晰、直指饮食根源的解释!

“精微物质匮乏……目失所养……”他喃喃自语,眼中光芒越来越盛,“所以,之前滋补肝肾、升清阳的方子之所以无效,是因为并未补充其根本所需之物?”

“正是此理。”陆晚吟点头,“药石所补,终究隔了一层。若能直补其缺,效果或更显着。”

“那……该如何直补?”杜仲急切地问。

陆晚吟沉吟片刻,道:“我可开一方,以滋补肝肾、明目退翳为表,如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等。但关键在于,必须说服公子改变饮食习惯。”她看向杜仲,语气郑重,“请务必转告侍郎大人,公子之疾,非药石能独功。需每日食用猪肝、羊肝,或大量饮用牛乳、食用鸡蛋,尤其蛋黄必不可少。若能接受,鱼肝油……嗯,便是某些海鱼肝脏熬制的油脂,效果更佳。此外,胡萝卜……哦,就是一种名为‘胡萝菔’的蔬菜,炖煮食用,亦有大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将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一一列出。

杜仲听得极为认真,甚至让随行药童立刻记录。他越听越是激动,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