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京城震动,帝王惊与喜!
应天府,皇宫,乾清宫。
暖阁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永乐皇帝朱棣,身穿一身玄色常服,面沉如水地坐在书案之后。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的“笃笃”声,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一个在场内侍的心头。
距离林远率神机营北上,已经过去了十余天。
然而,北疆前线,却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丝毫的消息传来。
这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焦虑之中。
尤其是以兵部尚书金忠为首的主稳派,这几日更是上蹿下跳,在朝堂之上,三番五次地暗示,陛下当初派遣林远这个“少年权臣”,率领一支未经战阵的新军孤军深入,是一个何等草率和鲁莽的决定。
虽然他们不敢明说,但那言语之间“为国担忧”、“为陛下分忧”的嘴脸,却让朱棣感到一阵阵的心烦。
他烦的,不是这些苍蝇般的言官。
他烦的,是自己心中,那一丝怎么也压不下去的,担忧。
他相信林远。
他相信那个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睥睨天下自信的少年。
但是,理智告诉他,三千步卒,其中大半还是新兵,去对阵纵横草原多年的悍将阿鲁台,和他麾下近万的精锐铁骑……
这其中的变数,太大了。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林远败了,他会立刻调动京营三大营的主力,御驾亲征,踏平草原,为那个他寄予了厚望的少年报仇。
但,他还是希望,能等到一个奇迹。
就在他心绪不宁之时,暖阁的门,被轻轻地敲响了。
“进来。”朱棣的声音,有些沙哑。
一名小太监,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禀报道:“启禀陛下……北镇抚司指挥使,纪大人,有绝密要事求见。”
“纪迁?”朱棣的眉头一挑,“宣。”
很快,一身飞鱼服,面容冷峻的纪迁,便快步走入了暖阁。他没有丝毫的废话,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用火漆封口的蜡丸,高高举过头顶。
“启禀陛下!北疆八百里加急,林帅密奏!”
林远?密奏?
朱棣的心,猛地一跳!
他几乎是“霍”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纪迁面前,一把夺过那个蜡丸。
他的手指,因为激动,都有些微微的颤抖。
他飞快地捏开蜡丸,展开了里面那张薄薄的,却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的信纸。
他的目光,在信纸上飞快地扫视着。
暖阁之内,落针可闻。
纪迁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只能看到,自己那位喜怒从不形于色的帝王,脸上的表情,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先是震惊。
一种不敢置信的,匪夷所思的震惊。
紧接着,是滔天的狂怒!一股恐怖的杀气,从他的身上轰然爆发,让整个暖阁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十几度!
纪迁甚至看到,朱棣捏着信纸的手,因为用力过猛,指节都已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要将那张信纸捏成齑粉。
“孽子!孽子!!”
朱棣的牙缝里,挤出了这两个字,声音冰冷刺骨,充满了无尽的失望和杀意。
纪迁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出大事了。而且,是和皇子有关的大事。
然而,就在纪迁以为皇帝要暴走的时候。
朱棣脸上的那股滔天怒火,却又以一种诡异的速度,迅速地平息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令人心悸的,混杂着极度兴奋和欣赏的,复杂情绪。
他竟然……笑了。
虽然那笑容,一闪即逝,但纪迁还是清楚地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