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宣府镇的下马威
宣府镇,总兵府。
总兵杨洪正坐在主位上,手里摩挲着一个茶杯,眉头紧锁。
他的下方,坐着宣府镇大大小小数十名将领,整个议事厅里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都说说吧,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杨洪沉声开口,打破了寂静。
他口中的“这件事”,自然是指镇北王林远即将前来巡视的消息。
这个消息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整个宣府镇,乃至整个九边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林远是谁?
那是在草原上杀得鞑子人头滚滚,连瓦剌太师马哈木都栽在他手里的狠人。
那是在镇虏城设下圈套,把皇帝的亲儿子赵王朱高燧都给活捉了的疯子。
现在,皇帝不仅没治他的罪,反而还给了他一个“总督北疆防务,节制九边”的头衔。
这个操作,别说是下面的小兵,就连杨洪这种在官场和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狐狸,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捧杀!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皇帝的捧杀之计。
可问题是,林远他接了!
他不仅接了,还要大张旗鼓地来巡视!第一站,就是他宣府镇!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总兵大人,依末将看,这林远就是来者不善!”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副总兵猛地一拍桌子,瓮声瓮气地说道,“什么狗屁巡视?他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节制我们九边?我们只听皇上的,听总兵大人的!他要是敢来指手画脚,老子第一个不服!”
“没错!张将军说得对!”另一个参将也跟着附和,“咱们宣府镇的弟兄,哪个不是在刀口上舔血过来的?凭什么要听他一个异姓王的发号施令?他那套在镇虏城或许行得通,到了咱们这,可不好使!”
一时间,议事厅里群情激奋,大部分将领都是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
他们都是宣府镇的老人了,在这里经营多年,早就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现在突然要空降一个“总督”来管着他们,他们本能地感到抗拒和排斥。
更何况,这个总督还是林远。
一个以心狠手辣、不按常理出牌而著称的家伙。
谁知道他来了会干出什么事?万一他要查账本、清田亩、整军纪,那得动多少人的蛋糕?
杨洪听着手下们的议论,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坐在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个中年文士。
此人是宣府镇的兵备道,名叫李贤,是朝廷派来监督军务的文官。
“李大人,你怎么看?”杨洪问道。
李贤闻言,缓缓抬起头,他扶了扶头上的乌纱帽,慢悠悠地说道:“总兵大人,各位将军,下官以为,此事不可意气用事。”
“林远此来,手持圣旨,代表的是皇上。我们若是公然与他对抗,那就是抗旨,这个罪名,谁也担不起。”
“李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我们像孙子一样,对他点头哈腰,任他摆布?”络腮胡副总兵不满了。
“张将军稍安勿-躁。”李贤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下官的意思是,我们不能硬顶,但也不能让他为所欲为。”
“他不是要来巡视吗?好啊,我们就让他巡视!他要看什么,我们就让他看什么。但是,看什么,怎么看,得由我们说了算。”
杨洪眼中精光一闪:“李大人的意思是?”
“总兵大人,”李贤压低了声音,“林远此来,无非是想立威,想把手伸进我们宣府镇。我们不能给他这个机会。他要看军容,我们就让他看看我们宣府镇的雄壮军威!他要查账目,我们的账本早就做得天衣无缝,让他查不出任何问题!他要见士兵,我们就安排好‘懂事’的士兵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