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青海羊汤的做法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疗伤悟道(第1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疗伤悟道(第1页)

山谷中的死寂,被风吹过的焦土与血腥的呜咽声打破。赵清真拄着归尘剑,强忍着体内翻腾的气血与经脉传来的刺痛,缓缓直起身。张玄素道长兵解之地,只余一件残破道袍与那柄失去灵光的拂尘,其神魂已归天地,唯留一缕浩然正气久久不散,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他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

赵清真对着那处深深一揖,默然无语。道途艰险,生死无常,张道长求仁得仁,虽死犹荣。他小心地将张道长的遗物收起,以待日后归还龙虎山。

随后,他立即来到昏迷的周文渊身边。周文渊面色如金纸,气息微弱,胸前儒衫被鲜血浸透,那件护身软甲也已灵光黯淡,布满裂痕。巫祭那一道“万魂咒杀枪”的余威,以及强行催动文宝抵挡的反噬,几乎摧毁了他的生机。

赵清真不敢怠慢,先取出自己炼制的疗伤圣药“九转还元丹”,小心撬开周文渊的牙关,喂其服下。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温和却磅礴的药力,护住其心脉,滋养其受损的脏腑与经脉。但周文渊所受之伤,不仅是肉身,更有神魂层面的震荡与儒家文心受创,非寻常药物能速愈。

赵清真盘膝坐于周文渊身后,双掌抵其背心,精纯平和的先天真元缓缓渡入,如同涓涓细流,疏导其淤滞的气血,抚平其激荡的神魂。同时,他口中默诵全真《清静经》,以其道音禅唱,助周文渊稳定文心,抵御那诅咒之力残留的侵蚀。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与真元,尤其赵清真自身也受了不轻的内伤。但他心志坚定,强忍着经脉的胀痛与识海的疲惫,持续不断地输出真元。

数个时辰过去,日头偏西,山谷中光线愈发昏暗。周文渊的脸色终于由金纸转为苍白,呼吸也渐渐平稳有力起来。赵清真这才缓缓收功,额头已布满细密汗珠,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

他不敢在此久留。巫祭虽死,但其临死前的呼救,难保不会惊动黑山深处的“黑山老祖”。此地阵法已破,祭坛虽暂时被张道长以生命封印,但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尽快离开,寻一处安全所在从长计议。

他背起依旧昏迷的周文渊,最后看了一眼那沉寂的古巫祭坛与满目疮痍的山谷,身形展开,向着来时的方向,快速离去。

他没有返回那个瑶族寨子,以免给那些无辜村民带来灾祸。而是在山林深处,寻了一处隐蔽的、有山泉流淌的天然洞穴,作为临时落脚点。

将周文渊妥善安置在干燥的草铺上,赵清真在洞口布下简单的隐匿与预警符箓,这才终于松了口气,盘膝坐下,开始全力调息疗伤。

与巫祭和狼煞的连番激战,尤其是最后硬接那记“万魂咒杀枪”余波,让他内腑受震,经脉也出现了些许裂痕,更麻烦的是,有一丝极其阴寒歹毒的诅咒死气,如同附骨之疽,侵入了他的经脉深处,不断试图侵蚀他的生机与真元。

他运转《全真大道歌》心法,体内金丹(炼神还虚之境,金丹已与神魂初步相合,化为无形道胎,但习惯仍称金丹)缓缓旋转,散发出温润浩然的纯阳道炁,如同暖流般洗涤周身。归尘剑平置于膝上,剑格北斗七星散发出微弱的星辉,与他神魂交感,助他稳定心神,驱散外邪。

然而,那丝诅咒死气异常顽固,它似乎能吸收天地间的阴煞之气壮大自身,不断与赵清真的纯阳真元对抗、纠缠。

“如此下去,非但伤势难愈,恐遗后患。”赵清真心道。他尝试以归尘剑意直接磨灭,但那死气狡猾异常,分散隐匿于细微经脉之中,难以尽除。

就在他苦思对策之际,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之前对抗“万魂咒杀枪”时,自行领悟的那式防御神通——“归墟壁垒”。

“归墟……万法归尘……寂灭……”他喃喃自语,“既然外力难以驱除,何不……引其‘自归’?”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他不再试图以强横的真元去冲刷、驱逐那丝死气,而是缓缓收敛全部真元,甚至放开了对那丝死气的部分压制。

那丝死气察觉到压力减小,立刻如同毒蛇般活跃起来,更加疯狂地侵蚀他的经脉。

然而,赵清真并未慌乱。他心神沉入一种玄之又玄的境地,观想自身化为一片虚无,一片等待着万物终结与起源的归墟。不是对抗,不是驱逐,而是……包容与化归!

他将那“归墟壁垒”的意境,反向应用于自身内部!以自身道体为炉,以那侵入的死气为薪,运转那玄奥的“归尘”真意!

起初,那死气更加肆虐,带来剧烈的痛苦。但渐渐地,它发现周围不再是充满敌意的纯阳真元,而是一种更加深邃、更加根本的“空”与“无”。它的侵蚀,它的破坏,仿佛泥牛入海,激不起半点涟漪,反而自身的存在,在这种“空无”的意境中,开始变得不稳定,如同冰雪暴露在阳光下,开始缓缓……消融!

不是被外力击碎,而是其存在的根基,被那“万法归尘”的意境所动摇,自行走向了“寂灭”!

这个过程缓慢而痛苦,但对赵清真而言,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他仿佛触摸到了“道”的某种更深层次的本质——阴阳轮转,生死寂灭,皆有其理。强行干预,不如因势利导,使其自归其位。

不知过了多久,当赵清真再次睁开双眼时,洞外已是明月高悬。他体内那丝顽固的诅咒死气,已然消失无踪,并非被驱除,而是被他的“归墟”道境彻底化去,反而补充了他部分消耗的精元。内腑的震伤与经脉的裂痕,在纯净真元的滋养下,也已好了七七八八。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对“归尘”意境的领悟,更上一层楼。不再仅仅是剑意,更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修行、疗伤、甚至是对敌的根本大道的雏形!

他看向膝上的归尘剑,剑身似乎更加内敛,但那暗金光泽深处,仿佛多了一丝能吞噬一切光芒的深邃。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古人诚不我欺。”赵清真轻抚剑身,心中感慨。

这时,旁边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周文渊终于苏醒了过来。

他挣扎着想要坐起,却被赵清真按住。“周先生伤势未愈,还需静养。”

周文渊看着赵清真,又看了看陌生的洞穴,回想起昏迷前的惨烈,眼中闪过一丝悲戚:“张道长他……”

赵清真黯然点头。

周文渊长叹一声,闭目良久,才缓缓道:“张道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只恨周某学艺不精,未能多斩几个妖邪……”他看向赵清真,郑重拱手,“此番多谢赵道长救命之恩!若非道长,周某此刻已与张道友同去了。”

“周先生言重了,分内之事。”赵清真摆摆手,“当务之急,是养好伤势,并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那黑山老祖经此一挫,绝不会善罢甘休。”

周文渊神色凝重地点头:“不错。据我与张道长此前探查,结合古籍记载,这黑山深处,极可能封印着上古时期一位被称为‘兵主’的巫神残骸或意志。此‘兵主’并非正统神祇,而是执掌战争、杀戮、兵戈煞气的凶神。巫神教唤醒‘黑山老祖’,其最终目的,恐怕就是想利用这古巫祭坛,以及他们四处收集的战场煞气、生灵魂魄,解开封印,控制或融合‘兵主’之力!若让其得逞,不仅广西,恐天下都将陷入兵燹之灾!”

兵主?赵清真眉头紧锁。这与他之前感应到的冲天兵戈煞气完全吻合。巫神教的图谋,一次比一次骇人。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赵清真沉声道,“但黑山深处情况不明,黑山老祖本体实力未知,仅凭我二人,恐力有未逮。”他顿了顿,“周先生可知,广西境内,是否还有其他正道同修,或可联合之力?”

周文渊沉吟片刻,道:“广西之地,正道势力确实相对薄弱。龙虎山张道友已……唉。除此之外,桂林府学尚有几位同僚,但修为有限。倒是……听闻浔州一带,那位被称为‘三界神’冯三界的传承者,颇有能耐,且对巫蛊邪术深恶痛绝。还有,桂西一些土司麾下的‘狼兵’,虽与朝廷时有龃龉,但保境安民之心不假,或可尝试接触。尤其是田州瓦氏夫人,素有贤名,其麾下狼兵更是精锐。”

冯三界传承者?赵清真想起了柳州那位猎师韦昆,他伤势未愈,但或许其师门或同门中另有高人。至于狼兵……与土司打交道,需格外谨慎。

“还有一事,”周文渊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艰难地取出一块非金非玉、触手冰凉、约莫巴掌大小的黑色碎片,上面刻画着极其古老复杂的纹路,“此物是我与张道长在古巫祭坛外围一处隐秘角落发现的,似乎是从某件更大的器物上脱落。其上纹路,与巫神教常用的符文迥异,反而……更接近一些记载中,上古时期百越族祭祀‘盘瓠’(盘王)的图腾!我怀疑,此物可能与黑山深处那‘兵主’封印本身有关!”

赵清真接过那黑色碎片,神识探入,果然感受到一股极其古老、蛮荒、带着图腾崇拜意味的力量残留,其中更隐隐藏着一丝……镇压与守护的意境?与巫神教的邪异气息格格不入。

“难道……封印‘兵主’的,并非道门或朝廷,而是更早在此地生息的百越先民?”一个念头在赵清真心头升起。

线索越来越多,局面也愈发错综复杂。巫神教、黑山老祖、兵主封印、百越图腾、冯三界传承、土司狼兵……各方势力在这桂西深山之中交织。

赵清真握着那冰冷的黑色碎片,目光穿透洞穴,望向月光下如同巨兽匍匐的黑山轮廓。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凶险,但也更加接近真相。他必须尽快恢复全部实力,并设法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直捣黄龙,阻止巫神教那惊天阴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