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木子 > 第776章 李司徒的请帖(第2页)

第776章 李司徒的请帖(第2页)

炉火噼啪燃烧着,

锅里的茶随着沸腾的水在翻滚,屈突通忘记了分茶。

茶香四溢。

“蒋国公打算怎么处置?”

屈突通红着脸膛,“三贾均市,把各类商品按品质分为粗次粗三等,由市署召集各商品行会,每旬评估定价一次,一些特殊的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可再细分为三等九价。

价格订立后,

各行商人售卖,均需按此遵守。

敢有虚报价格者,严惩,计所贵贱,坐赃论!”

屈突通认真了。

物价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秩序稳定,必须严格管理。

汉代就有月平制度,大唐也有三贾均市制。

大唐的市场,一般都是集中起来,建于州县城的坊中,相同行业还集中经营,便于管理。

这些坊市,由市署管理,

不仅维持秩序,也负有定价之职责。

对于市场上各类商品,召集各行相关的商人,拟定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市场上的商人都须遵守。

每旬一定价。

允许商人在此基础上,有小幅度的涨跌,但不能相差太大。

同时,官府若是处置偷、盗等案件时,赃物计价,也是按这个官方市署三贾均市定的物价来计赃值的。

现在屈突通说要按三贾均市来处置洛阳三市物价乱涨的问题。

从程序上来说,确实没问题。

但李逸觉得眼下,仅靠这种简单的办法是不行的。

毕竟三贾均市之前又不是没有,可洛阳三市不还是涨疯了。

还有,

这些奸商囤积居奇,你定价,他限购,或不卖,那还是会扰乱市场,影响民生。

根据市场实际供需关系,及时的调整价格,很有必要。

但如今情况特殊,这还不够。

“蒋国公,

我想借你这都督府衙,设个宴,邀请洛阳三市总共二百二十行的行首,及各行有名的大商家来赴宴。”

洛阳三市,行业众多。

各类商家分的很细,

比如最大的南市,便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

洛阳三市加起来,总共有二百二十行,远超三十六行了。

不仅有米行肉行酒行,也还有布行绢行柴行炭行等,此外花果行、酱料行、金银行、珠宝行,药行、香料行等等众多。

光是丝织品类,就有绸缎绢绫罗纱锦绣等数十行。

粮食里也有米行麦行面行粟行高粱行麸行等等。

行会也分大行和小行,

不论大小行会,都有行首,这些人不是官不是吏,一般都是各行里的翘楚,同行推举。

行首会协助市署制订市价,协助官府管理本行商家。

行有行规,行会是官府和商人之间的桥梁。

洛阳三市二百二十行,数千家商铺,官府并不会直接管理这些商人,而是市署透过各行的行首来管理。

各行首,尤其是大行的行首,都是行业翘楚大商家,但在朝廷官府眼里,毕竟也还只是商籍贱人,

一个区区七品的市署令,就把把这二百二十行的行会们拿捏的死死的。

更何况是洛州都督,

以及如今刚从长安来的司徒、同平章事李逸。

宰相要请一群商人吃饭,

屈突通都有些意外。

那些人也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