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很痛快的应下了,「有了二百三十亩地,一年就算要纳这些租赋和服劳役,我们也愿意。」
以前给寺里种地,地里收获的六成得纳租,种寺里的地,还得给他们一年白干三四十个工,甚至租押、佃礼佃酒,也是让他们深受其苦,却又无可奈何。
如果有自己的地,那收成就都是自己的,就算要缴租调,算下来也划算的太多。
负担减轻了许多。
「你们家二百三十亩地种的过来吗?」
「我们有七口人,咬咬牙,种的过来。」
张大山说要种一些桑树养蚕,种些麻织布,还要种些枣树榆树等。其余的地种粮食,还可以轮耕休种,这样也能保存地力,有较好亩产收获。
他甚至已经在划算著哪块地种桑哪块地种麻,哪里的地种麦子哪里的种粟谷大豆。
新娘子于问,「朝廷分给我们的地,寺里不会再夺回去吧?」
「当然不会。」
在村民们都完成登记后,李逸又宣布了一个喜讯,「你们分田授地后,今年的租调不用交,明年的也免除,只需承担每年二十天的劳役即可。」
今年已是年底,免除本是应该,可明年也免,那就是真正的关怀。
村民们激动的都不知道如何表达,一些村民直接跪下磕头了。
以前他们遇难事,把自己舍不得吃用的香油提到寺庙去进贡,向佛祖菩萨们许愿祈祷,可并没有得到回应庇护。
现在,李相国路过,却让他们脱离苦海。
他们不知道如何感激,便用以前在寺里拜佛的那套了。
「都起来吧。」
「你们真正要感激的是圣天子。」
村民们想要好好招待感谢李逸,他们东家凑出几只老鼠干,西家凑出一串泥鳅干,村头老张家拿来一些红薯,村尾老王家则提来玉米,有人把自家下蛋的老母鸡都抱来了。
也有人把准备进贡给寺里的香油拿来了。
看著他们这东拼西凑,想要做顿拼好饭,李逸摆手拒绝了。
那风干老鼠样子太可怕,他招手,让李恩泽去安排。
于是随行的士兵便开始从马车上取来大锅,就在村里空地上垒起灶,架上锅,开始烧火煮饭。
这边则把车上携带的腊肉熏鸡咸鱼香肠这些拿出来些,洗洗涮涮开始烹饪,车上再取来些萝卜南瓜白菜等蔬菜,他邀请村民们,和他们一起共用晚餐。
这可比用木头做红烧鱼的婚宴八大碗强多了。
那肉香四溢,村民们直流口水。
「司徒,要不我现在就率一百骑先杀去嵩山,把那些秃驴全都先拿下了。」李存义提议。
「急什么,还怕他们造反不成?「李逸不急。
当年少林敢造王世充的反,那是因为大唐出兵攻打,王世充自顾不暇,他们这才趁机出手。
乱世里和尚们敢造反的不少,比如自封大乘皇帝,册封尼姑静宣为皇后,建立佛国的和尚昙晟,算是闹的最大的了。
再比如刘武周攻唐时,介州之战,僧人道澄就以佛幡刘军入城,里应外合破了唐军介州城。
而少林当年十三棍僧潜入轘州城,擒王仁则开城归唐,跟介州道澄没啥区别,更多的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投机。
当年少林连山贼都敌不过,被大火烧的精光,寺产田庄也尽被王仁则所夺,要不是后来唐军进攻王世充,少林就算有那个胆子敢对王郑下手,可也没那个实力干的过王世充的郑国。
没有唐军进攻,他们就算能策反城中副将,生擒王仁则,也照样守不住。
而如今大唐一统天下,少林哪来的胆敢造朝廷的反?
李逸倒还巴不得有这样的猛人,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不留余地的收拾。
其实在去年,嵩山少林的不少恶行就曾被太子一党捅到了御前,太史令傅奕等更是猛烈抨击。
皇帝也因此下诏,下令拆毁少林寺,并遣散寺内僧众。
当时正是太子和秦王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太子党攻击少林,其实是因为少林曾得李世民嘉奖,赏赐他们四十顷永业田,三十顷口分田,还准许他们供养五百僧兵。
东宫便把少林的诸多不法上奏,并把秦王卷进去,说秦王有不可推卸责任。
这道诏令颁下,少林寺抗旨不遵,而陕东道大行台是李世民,洛阳是李世民大本营,秦王党出面维护了少林,不想此事扩大把秦王卷进去。
最终宰相萧瑀、杨恭仁出面,帮了少林一把,让那道旨意又撤回了。
那次,少林能过关,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了不起,只不过是上面神仙打架,不是真冲他去的。
而这回,李逸可是要来真的了。
管你是不是曾十三棍僧助秦王,管你是不是曾得圣旨寺中常置十大德,这回,必须全面整顿。
从头到脚,由外到处彻查,一查到底。
寺里的二十万亩地,原本李逸打算给他们多留些,现在,这个建寺百余年的名寺,真有可能要强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