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木材与油漆味,混合着院子里新栽种的花草芬芳。院子不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正房宽敞明亮,东西厢房也整洁舒适。魏青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子,兴奋地拉着陈弯弯四处参观。
“弯弯,你看,这正房我特意给你留作诊室和药房,光线最好,通风也足!”他指着正北方向的屋子,眼中闪烁着邀功似的光芒,“以后你就可以在这里坐诊,不用再去中医馆挤着了!”
陈弯弯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感动。她没想到魏青考虑得如此周全,这院子不仅是他们的家,更是她未来事业的起点。她的手轻轻抚过光滑的木质窗棂,心里暖意融融。
“谢谢你,阿青。”她真诚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从未想过,自己能拥有这样一处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完全由她掌控的家和事业空间。
魏青见她喜欢,笑得更开心了。他撸起袖子,热情地招呼她:“客气什么!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你喜欢什么就尽管告诉我,我来给你置办!”
接下来的几天,陈弯弯和魏青一同忙碌着布置新家。魏青虽然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但在细节上却意外的细心。他会考虑到陈弯弯看诊时的光线,药材储存的温度湿度,甚至连她休息时喝茶的杯子,都特意选了她喜欢的青花瓷。
陈弯弯也积极参与其中,她将从老中医馆带回来的医药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将各种药材分门别类地装进陶罐,贴上标签。每一样物品的归位,都象征着她新生活的开始,带着秩序与希望。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很快就知道了这对年轻的新住户。热情的婶子大妈们端着刚出锅的包子、热腾腾的饺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前来串门。
“小陈啊,你这小两口可真能干,院子收拾得这么利索!”一位胖胖的婶子乐呵呵地夸赞道。
“是啊是啊,小魏这小伙子看着就敞亮,对媳妇儿也好!”另一位大妈打趣着魏青。
魏青听了这些话,得意地冲陈弯弯挑了挑眉,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灿烂笑容。陈弯弯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却被这份朴实的热情所感染。她从未体验过这样融洽的邻里关系,这让她原本对未来的些许不安也逐渐消散。
虽然魏青建议她在家里坐诊,但陈弯弯还是决定先回中医馆继续工作。她对老馆长和医馆的同事们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的氛围温暖而纯粹,是她重拾信心的起点。
每天清晨,陈弯弯都会准时踏出四合院的大门,前往中医馆。她穿着一袭干净的白大褂,身姿挺拔,眉眼间带着淡淡的从容与自信。她的医术日益精进,在中医馆的声誉也越来越高。
“陈大夫,您可算是来了!我这老毛病,非得您看过才管用!”一位常年受关节疼痛困扰的老大爷,一见到陈弯弯就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