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三江奔流归大海是什么意思 > 第133章 暴雨如注汛情告急(第1页)

第133章 暴雨如注汛情告急(第1页)

林雪北上求学带来的离愁与新生活的憧憬,如同夏日的阵雨,尚未在江城林家完全散去,一片更为厚重、压抑的乌云,已笼罩在整个中国中南部上空。年的夏天,以一种异常狂暴的方式,降临在长江流域。

六月底开始,天气就显得极不寻常。原本应是晴热少雨的时节,天空却总是阴沉着脸,雨水淅淅沥沥,时断时续,仿佛老天爷拧不紧的水龙头。进入七月,这水龙头仿佛被彻底拧开了!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一轮接着一轮,仿佛永无止境,疯狂地倾泻在已经饱含水分的土地上。

新闻联播的背景音乐,似乎都带上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每天晚间七点,林瀚章和周文瑾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那台牡丹牌彩色电视机前。然而,荧幕上传来的不再是经济建设的喜讯或国际风云的变幻,而是一串串令人心惊肉跳的字眼和画面。

“长江流域出现全流域性特大洪水……”

“宜昌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九江站水位突破历史极值!”

“全线警戒水位!”

“百年一遇!”

播音员邢质斌那向来沉稳的嗓音,此刻也透露出无法掩饰的凝重。电视画面上,是浑浊不堪、如同黄龙般咆哮翻滚的长江干流!江水失去了往日的边界,肆意漫溢,淹没了江滩、码头、农田……远方,昔日清晰可见的山峦,在雨幕中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最令人窒息的时刻,在八月初的一个夜晚到来了。

新闻画面突然切换到江西九江。狂风卷着暴雨抽打着镜头,现场记者的声音在风雨中声嘶力竭,背景是混乱的人声和一种沉闷的、不祥的轰鸣。紧接着,画面定格在九江城防大堤-号闸口之间——一道巨大的、触目惊心的裂口,如同大地被撕开的一道伤口!浑浊的江水正以排山倒海之势,从裂口处咆哮涌入!

“九江大堤生决口!决口正在扩大!”

“洪水正在倒灌九江城区!”

“部队官兵正在紧急抢险!”

决口的画面,通过电波,瞬间传遍了全国每一个有电视信号的角落。那一刻,仿佛所有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心都被那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攥住了!

江城,这座依偎在长江重要支流边的老工业城市,虽然暂时未遭受九江那样毁灭性的直接冲击,但同样风雨飘摇,水位持续暴涨,沿江低洼地带已经开始进水,全城都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在林家那间熟悉的客厅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光芒,映照着林瀚章和周文瑾苍白而沉重的脸庞。

周文瑾双手紧紧攥着围裙边缘,嘴唇微微哆嗦着:“老天爷啊……这雨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九江那边,得淹成什么样啊……得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她的思绪飞到了那些在新闻画面中看到的、在洪水中挣扎求救的模糊身影,飞到了可能被淹没的村庄和城镇。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她更本能地担忧起另一个潜在的危机:“这么大的水,死了牲畜,污了水源,这要是闹起瘟疫来……可怎么得了!”那种对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的恐惧,让她不寒而栗。

林瀚章则像一尊雕塑,一动不动地坐在沙上,只有那双紧盯着屏幕的眼睛,闪烁着复杂难言的光芒。他看着画面中那翻滚的、如同泥浆般浓稠的江水,看着那些在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中,用沙袋、用身体、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与洪水搏斗的军民身影……

他的思绪,仿佛穿透了时光,回到了更久远的年代。

“大江……又是大江……”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周文瑾闻声看向他。

林瀚章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屏幕,仿佛在对着那咆哮的江水诉说:“当年……为了渡过这条大江,我们付出了多少代价……多少年轻的生命……沉在了江底……”他想起了战火纷飞的岁月,长江天堑曾是无法逾越的屏障,是用鲜血和生命才换取的通途。

“后来……搞建设,修大桥,建大坝……还是在这条江上……多少人耗尽了心血,多少人……”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他想起了那些为了国家工业化、为了水利工程而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同事和工友们。

“现在……”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积郁吐出,“这次,不是和人斗,是和天斗……是和这养育了我们,也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老天爷斗!”

他的话语里,没有恐惧,没有退缩,只有一种沉重到极致的、属于他们那代人的责任感和一种近乎悲壮的认命——仿佛与天灾人祸的斗争,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宿命。

窗外,江城的夜空中也是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敲打着玻璃窗,仿佛在应和着电视里传来的长江的咆哮。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场关乎无数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至极的考验,已经迫在眉睫。而这份牵动全国人心的灾情,也必将传递到远在西北戈壁的林卫东一家,以及身处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的林向洋那里,激起他们各自不同的反应与行动。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