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智体1号 > 第47章 广寒学宫(第2页)

第47章 广寒学宫(第2页)

“现在,你可以重新激活镜瞳了。你出走廊,智控a会引导你去见李老师。”校长微笑道。

当镜瞳重新启动,熟悉的蓝光在额头闪烁时,斯南感到一种奇怪的矛盾——既安心又隐约不安。

他第一次认真思考:镜瞳究竟是让他变得更强大,还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

经过一条透明走廊时,斯南停下脚步。远处是月球表面荒凉的景色,近处却是充满生机的校园。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和谐共存。

“很美,不是吗?”a说道,"就像你的镜瞳和自然大脑的关系。关键在于平衡。"

斯南点点头,镜瞳自动调整焦距,将这一景象以最高分辨率记录下来。但同时,他也用自己的眼睛——那双九岁孩子清澈的眼睛——凝视着这一切,试图不通过任何技术辅助,单纯地记住这一刻的感受。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学习将不再只是信息的收集,而是一场关于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的探索。在月球上,在古老传说与现代科技交汇的地方,他将寻找自己的答案。

“斯南同学?”一位穿着淡蓝色制服的女性向他走来,制服左胸绣着“广寒学宫”的字样,“我是李老师,负责接你去班里。”

跟随李老师穿过气闸门,斯南立刻感觉到身体变轻了。“第一次来月球?”李老师笑着问,“在低重力环境,记得走路时脚尖先着地,像这样。”她示范了一个优雅的弹跳步。

广寒学宫位于基地的中心区域,是一座半埋入月壤的环形建筑。入口处,一幅全息投影展示着学校的校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教学理念:“承古启新,天地人和”。

“这是我们的校徽,”李老师指着一枚银色的徽章解释道,“月牙托着地球,象征连接两个世界的桥梁。”

入学仪式在中央穹顶大厅举行。斯南注意到大厅一侧的墙壁是完全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月面景观。校长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曾经是第一批月球科考队的成员。

“欢迎新生古斯南同学的到来!〞校长的声音通过环绕声系统清晰地传来,“在广寒学宫,你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在月球这个特殊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创造。”

斯南的同桌是个叫欧阳星辰的男孩,父母都是月球基地的工程师。

“你刚从地球来的?”欧阳星辰好奇地打量斯南,“那你得赶紧适应低重力环境,下午的体育课可不好过。”

广寒学宫的课程表让斯南大开眼界。除了数学、物理、化学、武术、中医药等基础学科,还有许多他从未听说过的课程:月球地质学、太空环境生理学、穹顶生态维护、低重力工程力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堂课是“月球适应与生存”,由一位前宇航员教授。教室的四面墙都是曲面屏幕,实时显示着基地外的月面情况。

“在月球上,最危险的往往不是你想的那些,”老师点击控制板,教室突然变成了月夜场景,温度显示骤降到-oc,“极端温差、微陨石、月尘腐蚀……这些都是你们必须了解的生存知识。〞

下午的体育课在专门的低重力体育馆进行。场馆顶部装有可调节的人造重力装置,能模拟从月球到火星的不同重力环境。

“今天练习基础移动技巧,”体育老师示范了一个标准的月球跳跃步,“记住,不借助机器辅助的情况下,在六分之一重力下,传统的跑步方式效率极低。”

斯南笨拙地尝试着,却总是控制不好力度,几次差点撞上天花板。欧阳星辰熟练地在他身边转了个圈,“重心放低,用脚尖力,像这样。”

放学后,李老师带新生参观校园。最让斯南惊叹的是学校的“地球园”——一个巨大的封闭生态区,模拟地球环境,有真正的树木、花草和小型水池。

“这是心理调节区。”李老师解释,“长期在封闭的月球环境中,接触自然元素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空余时间你们都可以来这里享受‘地球时间’。”第二天是实践课,学生们穿着轻便的月球作业服(不同于笨重的太空服,专为基地内部设计)来到学校的"月面模拟区"。这是一个真实大小的穹顶外场景模拟,地面铺着真正的月壤。

放学后,同学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第二天照常上课。

午休时,学校广播突然响起:“全体师生注意,十分钟后将有小型陨石雨经过基地上空,观测组请到西侧观测台集合。”

斯南跟着同学们来到观测台,透过强化玻璃,看到远处月面上空划过几道亮光。“大部分会被大气层——哦,月球没有大气层,”他自言自语地纠正,“会被我们基地的防护系统拦截。”

"没错。”不知何时站在旁边的校长微笑道,“广寒宫有三层防护:电磁偏转场、物理缓冲层和自修复穹顶。这也是你们下学期要学习的‘月球基地防御系统’课程内容。”

第三天,斯南开始适应月球的生活节奏。他学会了如何在低重力下优雅地移动,如何管理月球作息时间(一个昼夜相当于地球天,但基地采用小时制),甚至开始喜欢上月球的特色食物。

周末,学校组织了“月球影院”活动,在中央穹顶下放映经典太空电影。当播放到《oo太空漫游》的月球基地场景时,全场学生都笑了起来——现在的广寒宫比电影里的想象先进多了。

第二周开始,课程变得更加专业。斯南尤其喜欢“穹顶生态维护”,学生们要学习管理基地内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

“这是我们的‘人工肺’。”老师指着巨大的空气循环装置,“它不仅要维持氧气水平,还要精确控制气体比例。任何微小泄漏在月球上都可能致命。”

在“月球工程基础”课上,学生们用月壤模拟材料进行建造实验。“月球建筑采用d打印月壤砖,结合传统榫卯工艺,不用水泥沙浆,”老师解释道,“但要考虑辐射防护、温差应力和月尘磨损。”

斯南的小组负责设计一个月球温室扩展方案,他们提出的“垂直气培农场”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你们的创新点在于利用了月球低重力的优势,”老师点评道,“在地球上,这种高耸结构会面临巨大重力负荷。”

随着时间推移,斯南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改变。在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时,他会自然而然地考虑:“这在月球上会怎样?”——这是广寒学宫教育带来的思维转变。

学校举办了传统的“月球节”,纪念人类次登月。学生们表演了自编的舞台剧,重现阿姆斯特朗那“一小步”的历史时刻。当扮演阿姆斯特朗的学生说出那句着名台词时,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斯南站在人群中,望着穹顶外真实的月球景观,突然明白广寒学宫教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新的可能性——人类不仅能够在地球之外生存,还能在那里学习、成长、创造文明。

斯南喃喃自语道:“我们学习的不只是书本知识,而是如何成为跨星球物种的第一代……”

喜欢智体航星请大家收藏:dududu智体航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