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铁血远征滇缅会战 > 第19章 滇省上下皆仰仗于你了(第1页)

第19章 滇省上下皆仰仗于你了(第1页)

滇省的天空在重九起义后的第三天格外晴朗,仿佛连老天都在为这片土地的新生而欢欣。昆明城内的总督府前,士兵们正在更换新的旗帜,那面印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镰刀锤子的血红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唐启站在总督府的露台上,手里捏着刚刚拟好的全国通电文稿。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白,纸张边缘已被汗水浸湿。这份通电一旦出,便再无回头之路。

"唐总督,还在犹豫?"龙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一身戎装,腰间配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唐启转过身,嘴角扯出一丝苦笑:“龙老大人,通电一,你我便真成了朝廷眼中的乱臣贼子了。”

龙骧大步走到他身旁,目光坚定如铁:"自虎门事件以来,我也深知朝廷腐朽无能,列强蚕食鲸吞。今滇省若不奋起,终将沦为他人鱼肉。"他拍了拍唐启的肩膀,“唐总督既有此才略办厂建军,何故此刻踌躇?”

"非是踌躇。"唐启深吸一口气,望向远处连绵的群山,“只是想到通电之后,滇省八百万百姓的性命便系于我一人之手,心中不免沉重。”

龙骧闻言,直接从厅内走出,去到门外,这位前总督如今已是唐启军中军的重要一员。不一会,他手中捧着印信,郑重地递给唐启:“唐总督,滇省上下,皆仰仗于你了。”

唐启接过沉甸甸的印信,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责任。他不再犹豫,对身旁的书记官道:“立即出通电,通告全国!”

通电一经出,全国震动。

北京紫禁城内,摄政王载沣将电报狠狠摔在地上:"反了!都反了!龙骧这个老匹夫,竟敢背叛朝廷!"他面色铁青,转向军机大臣,“立即调集川、黔、桂三省兵力,剿灭滇省叛军!”

“摄政王,川、黔、桂均有叛军作乱,无力平叛。”一边的军机大臣回复道。

上海租界内,各国领事馆的电报机响个不停。英国领事皱着眉头读完电报,对同僚道:"这个唐启是什么人?怎么不是蔡锷当总督?"法国领事耸耸肩:“中国人总是出人意料。不过滇省独立,我们的缅甸的鸦片贸易怕是要受影响。”

革新派内部也炸开了锅。黄兴在东京拍案而起:"滇省起义本是好事,为何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唐启当总督?蔡松坡为何屈居人下?"宋教仁沉思片刻:“或许其中另有隐情,我们不妨先观望。”

昆明城内,唐启对这些外界反应充耳不闻。他正站在城郊一片空地上,面前是刚刚奠基的化肥厂工地。几个穿着学生制服的年轻人局促地站在一旁,他们是唐启从昆明学堂抽调来的学生。

"总督大人,我们…我们真的不懂化肥生产。"为的学生鼓起勇气说道,声音因紧张而微微抖。

唐启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搓捻:"滇省山多地少,粮食产量一直不足。若能用化肥提高亩产,百姓就能吃饱肚子。"他抬头看向学生们,“你们是滇省未来的希望,不会可以学。”

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瘦弱学生突然开口:“我在德国人的化学书上看到过氮肥的制作方法,需要合成氨…”

唐启眼睛一亮:“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林墨,昆明学堂乙班。”

"好!"唐启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林墨,从现在起,你负责化肥厂的技术指导。需要什么设备、原料,直接向我汇报。”

林墨惊讶地张大嘴:“可、可我只是个学生…”

"学生怎么了?"唐启笑道,“我之前也不过是个学生。这世道,能做事的人就是人才。”

与此同时,龙骧正在滇西推行土改政策。他在大理城外的赵家庄遇到了第一个硬钉子。

赵德全,赵家庄最大的地主,拥有良田千亩。他带着几十个家丁堵在村口,对着前来丈量土地的官员破口大骂:“老子祖祖辈辈的地,凭什么分给那些泥腿子?龙骧那个老东西,做了几天总督就忘了自己姓什么!”

龙骧闻讯赶来,面色阴沉如水:“赵德全,军政府有令,所有土地重新分配。你若配合,可按市价获得补偿。”

"呸!"赵德全一口浓痰吐在地上,“谁不知道你们那些’小黄鱼’是从朝廷库房里偷来的?老子不要你们的臭钱!”

龙骧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三年前你为霸占刘家田地,害死刘老汉一家五口。五年前你强抢民女,致其投井自尽。这些事,大理府衙都有案底。”

赵德全脸色骤变:“你、你血口喷人!”

龙骧冷笑一声,挥手示意士兵上前:“拿下!明日在大理城公开审判!”

第二天,赵德全被五花大绑押到大理城中心的广场上。龙骧当众宣读其罪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枪声响过,滇西的地主们纷纷噤若寒蝉,土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消息传回昆明,唐启正在清点金库。他拿起一根小黄鱼在手中掂了掂,对财政司长道:“一万根用作军费和行政开支,其余全部用于土地赎买。记住,宁愿多花钱,也不要激起民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