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的昆明,一场秋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总督府内,唐启站在窗前,手中捏着一份刚刚送达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窗外,一队士兵正押解着几个戴着手铐的人穿过广场,其中一名女子抬起头,恰好与唐启的目光相遇,那是一双冷静得可怕的眼睛,仿佛早已预料到自己的结局。
"夜莺…"唐启低声念出这个代号,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三个月前,西南统计调查局就报告现了一个潜伏极深的间谍网络,今天终于收网。
"报告总督,审讯初步结果出来了。"统计调查局局长徐长三快步走进办公室,额头上的汗珠在煤油灯下闪着微光,“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唐启转身,示意他继续。煤油灯的光线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那双穿越者特有的、看透历史的眼睛此刻充满了警惕。
"北洋政府联合日本军方,已经在我们六省的军队、政府、金融系统、矿山和兵工厂建立了完整的渗透网络。"徐长三的声音有些颤,“光是昆明兵工厂,就有十七人被策反,其中包括两名高级工程师。”
唐启猛地拍案而起,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在桌面的地图上,晕开一片深色痕迹。他俯身盯着那张标注了西南六省所有军工设施的地图,仿佛要看穿那些被敌人染指的地方。
"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唐启的声音冷得像冰,“通知军工部、统计调查局、各兵工厂负责人,两小时后在作战室集合。”
作战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二十余名西南六省的核心官员围坐在长桌旁,没有人说话,只有煤油灯偶尔出的噼啪声打破沉默。
唐启站在地图前,手中的教鞭依次点过几个关键地点:“昆明兵工厂、重庆钢铁厂、柳州化工厂…这些都是我们军工体系的心脏,现在敌人已经把刀架在了我们的脖子上。”
军工部长林墨擦了擦眼镜:“总督,我们的技术革新刚刚取得突破,新式火炮的生产线正在调试,如果这时候…”
"如果这时候泄密,北洋和日本人就能在半年内复制出同样的武器。"唐启打断他,教鞭重重敲在地图上,“届时我们在军备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统计调查局的徐长三站起身:“根据’夜莺’的供述,日本特务机关对总督您推行的工业改革特别关注,他们称您为’西南的妖怪’,认为您掌握着越时代的军工技术。”
唐启嘴角扯出一个冷笑。作为穿越者,他确实带来了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但正是这份优势,如今成了最大的风险。
"立即启动’防火墙’计划。"唐启的声音在作战室内回荡,“第一,所有军工单位划为三级保密区,进出人员、物资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第二,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工人重新进行背景审查和政治考核;第三,实行’联保’制度,五人一组,互相监督;第四,关键技术和配方分解管理,任何人不得掌握完整流程;第五,启用内部代号系统,所有技术文件和会议记录使用加密代号。”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重庆兵工厂的厂长站起来反对:“总督,这样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新步枪的生产线调试正处于关键阶段…”
"安全第一。"唐启斩钉截铁地说,“宁可慢一点,也不能让我们的心血流入敌人手中。周局长,你负责向各重要厂矿派驻保密专员,直接对我负责。”
一直沉默的军事指挥官李烈钧突然开口:“外围警戒交给我,我会安排部队在军工单位周边进行不定期秘密巡逻,打击任何可疑人员。”
唐启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诸位,我们正在创造历史。西南六省的工业革命,将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在这条路上,我们不允许任何人阻挡,无论是明处的敌人,还是暗处的蛀虫!”
三天后,昆明兵工厂。
席工程师赵明哲愤怒地将安全手册摔在桌上:“荒谬!我们研部门现在连讨论技术问题都要申请,还要有保密专员在场?这是搞科研还是坐牢?”
保密处长严铁山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赵工,这是总督的命令。您设计的枪械击装置已经被列为’翠鸟’级机密,所有相关讨论必须在保密区进行。”
"可效率呢?"赵明哲拍桌而起,花白的胡子气得直颤,“新步枪的闭锁机构有问题,我需要和冶金组的同事当面讨论,现在却要等三天的审批!”
严铁山丝毫不为所动:“安全重于泰山。您应该清楚,就在上周,我们刚在重庆钢铁厂抓到一个试图窃取特种钢配方的间谍。”
两人争执的声音引来了不少工人围观。人群中,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技术员悄悄退了出去,拐过几个车间后,在一处隐蔽的角落点燃了一支烟。烟盒上,一个不起眼的青色鸟形标记一闪而过。
与此同时,总督府内,唐启正在审阅各厂矿送来的保密措施执行报告。军工部长林墨站在一旁,面露忧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督,效率下降比预期的更严重。柳州化工厂的新火药生产线调试进度已经延迟了两周,技术人员怨声载道。”
唐启放下文件,揉了揉太阳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过度保密对科研的阻碍,但历史告诉他,这个时代的中国,有多少先进技术因为泄密而被列强轻易获取。
"召集各厂的席工程师,明天来总督府,我亲自解释。"唐启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昆明兵工厂的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那是中国工业化的希望之光。“老林,你知道我最担心什么吗?”
林墨摇头。
"我担心我们好不容易积累的技术优势,会因为一次泄密而付诸东流。"唐启的声音低沉,“日本人的间谍无孔不入,而我们的技术人员还沉浸在纯粹的学术氛围中,不懂得保密的重要性。”
汉口,日本领事馆。
特务机关长佐藤健一仔细阅读着刚刚收到的密报,脸上浮现出阴冷的笑容。“青鹞’已经成功潜入昆明兵工厂,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