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铁血滇军电视剧 > 第14章 截胡重九起义(第1页)

第14章 截胡重九起义(第1页)

昆明的秋夜带着几分凉意,唐启站在郊外秘密军火库的门口,呼出的白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他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对身后的警卫员点了点头。

“开门吧。”

沉重的铁门出沉闷的声响,缓缓向两侧滑开。昏黄的灯光从门缝中渗出,照亮了唐启坚毅的面容。他迈步走入,扑面而来的是机油、钢铁和火药混合的特殊气味,这是属于军人的味道,是革命的味道。

"少爷,您来了。"军械工程师林志远快步迎上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滇一式步枪的第三批已经下线了,您要不要看看?”

唐启点点头,跟着林志远穿过几道戒备森严的走廊。沿途的守卫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心腹,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现在总产量多少了?"唐启低声问道。

"回少爷,已经完成了一万五千一百二十三支,额完成了预定目标。"林志远的声音里带着自豪,“按照您的要求,全部根您提供的加兰德步枪的设计图制造,测试过程中,还根据我们士兵的使用习惯做了些改良。”

唐启的嘴角微微上扬。三个月前,当他拿出加兰德步枪的设计图纸时,他就知道这是改变战局的关键。云南地处偏远,武器补给困难,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优势将极大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军火库深处的生产车间灯火通明,几十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忙碌。唐启站在观察台上,俯视着下面的场景。机械的轰鸣声中,一支支崭新的步枪被组装完成,工人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撞针的材质问题解决了吗?"唐启突然问道。

林志远的表情僵了一瞬:“这个根据您提供的炼钢技术,滇一式已经可以连续射击过五千。”

唐启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变局在即,撞针一定要合格。我不想到时候士兵们手里的枪变成烧火棍。”

"是!所有枪支部件,组装前都会质检,全部符合要求。"林志远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离开生产线,唐启来到测试场。几名士兵正在试射新下线的步枪。清脆的枪声在密闭的空间内回荡,震得人耳膜胀。

"报告少爷!"一名满脸硝烟的士兵跑过来敬礼,“滇一式射击测试完毕,平均每分钟可射四十,精度良好,后坐力比汉阳造小得多!”

唐启接过士兵递来的步枪,沉甸甸的手感让他感到踏实。他熟练地拉动枪栓,瞄准远处的靶子,扣动扳机。

“砰!”

靶心应声而穿。

"好枪。"唐启满意地点点头,将步枪还给士兵,“继续测试,记录每支枪的射击数据,我要确保没有一支次品流到前线。”

离开军火库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唐启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对等候多时的副官说道:“通知周家少爷周天,我要见他。”

半小时后,财务总管周天匆匆赶到唐启的临时办公室。这个精瘦的中年男人抱着一摞账本,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唐少爷,这是最新的收支报表。"周天将账本摊开在桌上,“青霉素的销售比预期好得多,特别是通过缅甸那条线,英国人简直抢着要。”

唐启快浏览着数字:“六万根小黄鱼?”

"准确说是六万两千三百根。"周天压低声音,“按市价折算,相当于一百八十万大洋。”

唐启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笔钱足够装备两个整编师,但革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必须精打细算。

“粮食储备呢?”

"八十万吨,分散在十七个秘密粮仓。"周天翻到另一页,“按照五万人的标准,足够支撑六个月。”

唐启皱起眉头:“不够,至少要有一年的储备。一旦有事射,粮食补给线很可能被切断。”

"但继续收购会引起怀疑…"周天面露难色。

"从黔州、桂省买,越南买,不要集中在滇省。"唐启果断决定,“另外,联系那些少数民族头人,他们手里有粮食,可以用武器交换。”

周天快记录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少爷,迫击炮的生产遇到些麻烦。我们缺少熟练的炮工,九十门已经是极限了。”

唐启沉思片刻:“把从我从昆明讲武堂带回来的那批学员调过去,他们学过基础炮兵知识。另外,告诉张铁柱,优先保证炮弹供应,炮可以少几门,但不能没有炮弹。”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副官赵志远匆匆进来,脸色凝重:“少爷,昆明的密探报告,总督府最近在清查城内仓库,怀疑他们已经注意到我们的活动。”

唐启的眼神陡然变得锋利:“具体是哪个仓库?”

“城东的老陈米行,那里存放着我们三分之一的步枪。”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唐启站起身,走到窗前。晨光已经洒满了昆明城,远处总督府的尖顶在阳光下闪闪光。

"立即转移。"唐启转身命令,“用医院的救护车,就说运送药品。另外,通知各部队负责人,今晚秘密集合,我要讲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天和赵志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张和兴奋。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夜幕降临后,昆明郊外一处废弃的砖窑内,二十多名军官悄无声息地聚集。唐启站在一张铺开的地图前,煤油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诸位,形势有变。"唐启开门见山,“武昌起义的消息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

一阵低声的议论在窑洞内回荡。第一团团长李振彪忍不住问道:“少爷,滇省是不是要有动作了?”

"五天后,重九。"唐启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那天是总督母亲的寿辰,大部分官员都会在总督府赴宴,那应该是保守派和革新派动手的最佳时机。”

利剑的队长徐长三凑近地图:“按照原计划,城里枪声响后,就是新派和旧派的行动开始,而我们我们直接分三路进攻截胡他们。一路占领军火库,一路控制电报局,主力直取总督府。”

唐启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但现在必须调整。李团长,你的一团秘密靠近昆明城,负责军火库,务必在城内枪响后半小时内拿下,然后分兵支援总督府方向。”

"是!"李选廷挺直腰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