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团也秘密潜伏至南城门处,负责电报局和城门,切断昆明与外界的联系。"唐启继续部署,“我亲自带领警卫营和特别行动队进去督府。”
徐长三补充道:“枪响以后,利剑会在滇池方向的三红色信号弹。看到信号后,各部队立即行动,务必在黎明前控制全城。”
唐启环视众人,目光如炬:“记住,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滇省是我们的根基,拿下昆明,就能震动全国,控制总督,我们就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军官们齐声应是,声音虽低却充满决心。会议结束后,唐启单独留下了徐长三和赵志远。
"弹药分配情况如何?"唐启问道。
方世杰翻开笔记本:“每支滇一式配弹一百,机枪配弹五百,迫击炮每门三十。另外,特别行动队每人配两颗手榴弹。”
"不够。"唐启摇头,“特别是机枪弹药,至少要翻倍。行动开始后,我们可能要面对新军的反扑,火力压制是关键。”
赵志远插话:“但库存已经…”
"把藏在大观楼的那批弹药调出来。"唐启打断他,“那是我们的最后储备,现在不用更待何时?”
方世杰快记录着,突然想起什么:“少爷,城内的内应安排好了吗?”
唐启露出一丝冷笑:“总督府的厨师长是我们的人,宴会当天,他会确保后门畅通无阻。”
三人又详细讨论了行动细节,直到深夜。离开砖窑时,唐启抬头望向星空。秋夜的天空格外清澈,繁星如同撒落的银钉。
"志远,你说我们会成功吗?"唐启突然问道。
赵志远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回答:“少爷,我们准备得如此充分,没有失败的理由。”
唐启轻笑一声:“准备充分?不,永远没有真正充分的准备。但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抓住。”
回到临时住所,唐启仍无睡意。他打开抽屉,取出一支崭新的滇一式步枪,细细擦拭起来。这支枪的枪托上刻着一行小字:“为了新中国”。
这是林志远特意为他打造的,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每一个零件都经过精心调校。唐启拉动枪栓,金属摩擦的声音清脆悦耳。
“砰!”
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唐启瞬间绷紧神经,枪口指向声源方向。
"少爷!是我!"赵志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刚抓到个探子,他想逃跑…”
唐启放下枪,打开门。赵志远押着一个满脸是血的男子站在门口。
"他说是总督府派来的。"赵志远气喘吁吁地说。
唐启盯着那个探子,对方眼神闪烁,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处理掉。"唐启冷冷地说,“通知各部,加强警戒,除了利剑的三百人,其他人全部分散潜伏至昆明城。”
赵志远瞪大眼睛:“现在?但计划…”
"他们已经现和提防我们了。"唐启打断他,“要么现在清理痕迹,要么等着被一网打尽。”
赵志远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拖着探子离开后,唐启回到桌前,迅写了几张纸条。
"来人!"唐启唤来门外的警卫,“立刻把这些送到各部队长官手中,必须亲手交到他们手上!”
警卫匆匆离去后,唐启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昆明城。城内灯火稀疏,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已经汹涌。
第二天黄昏,唐启站在秘密军火库的最后一批武器前。工人们已经撤离,只剩下几个核心成员在做最后的检查。
"所有步枪都重新检查过撞针了吗?"唐启问道。
林志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全部检查完毕,更换了三百多根不合格的。少爷,您真是料事如神,这批钢材确实有问题。”
当天傍晚,唐启站在滇池边的小山上,望着夕阳将湖水染成血色。赵志远站在他身旁,两人都沉默不语。
"志远,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重九这天吗?"唐启突然问道。
赵志远摇头:“不是因为总督母亲的寿辰吗?”
"那只是原因之一。"唐启轻声说,“重九是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日子。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国家也能登高望远,看到一个全新的未来。”其实只是因为历史书上这样写,自己必须截胡唐继尧他们。
太阳终于沉入西山,昆明的灯火次第亮起。唐启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信号枪。
当昆明城内的枪声响起的时候,滇池上空,“砰!砰!砰!”
三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如同三颗坠落的流星。
刹那间,昆明城内枪声更大更多。唐启站在高处,看着这场历史的起义的火光在城中各处亮起。他转身对赵志远说:
“走吧,该我们上场了。”
两人快步下山,早已等候多时的特别行动队立即跟上。唐启检查了一下手中的滇一式步枪,拉动枪栓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脆。
"为了新中国!"唐启低声说道,带领部队向昆明城冲去。
重九起义的枪声,终于响了。
喜欢o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请大家收藏:dududuo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