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正文完
他的话像重锤敲在萧玦心上,萧玦看着他眼底的决绝,知道自己拦不住,就算不下旨,阿砚也定会想方设法奔赴边疆。
他无力地松开手,缓缓坐回一旁的椅子上,神色凝重。
沈辞渊在一旁沉默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殿下!或许边疆还有一人能相助!”
萧玦擡眼,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卫凛。
前几日,卫凛已寄来书信,说他与萧玄在边疆安顿妥当,卫凛早年跟随皇贵妃,颇有作战经验。
“如此也好。”萧玦长叹一声,终是妥协:“传朕旨意,封萧砚为大将军,统领沈家军,即刻啓程前往边疆;另传密信给卫凛,令他协助萧砚,共平蛮夷。”
三日後,城楼之下,旌旗招展。
萧砚身着玄色盔甲,腰佩短刀,身姿挺拔如松。
他翻身上马,动作利落,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萧玦站在城楼下,望着他的身影,眼底满是不舍,却也带着骄傲:“阿砚,务必保重,朕等你凯旋!”
萧砚勒住马缰,擡头望向城楼,嘴角扬起一抹坚定的笑容:“殿下放心,臣定不负所托,平定边疆,早日归来!”
说罢,他调转马头,扬鞭大喝:“出发!”
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尘土飞扬,向着边疆的方向疾驰而去。
边疆的风沙卷着血腥气,漫过荒芜的戈壁。
萧砚一身玄甲染血,手持长枪,如一道黑色闪电冲入蛮夷阵中,枪尖刺破皮肉的闷响此起彼伏。
卫凛站在高台上,手中令旗翻飞,沉声下令:“左翼迂回,截断他们的退路!”
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卫凛熟谙兵法,凭借早年征战经验制定战术,将蛮夷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
萧砚身手卓绝,率领精锐将士冲锋陷阵,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蛮夷本以为中原刚平内乱,军威不振,却没料到会遇上这样一位悍将,短短半月,就被打得节节败退,连丢三座营帐。
这日清晨,萧砚刚指挥将士清理完战场,京城的快马就疾驰而至。
信使翻身下马,递上一封染着火漆的密函,声音哽咽:“将军,陛下……陛下驾崩了!三殿下已于三日前登基,改年号为‘砚安’,特传旨告知将军,盼将军早日平定边疆,回京辅政!”
“陛下……”萧砚捏着密函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他垂眸沉默,眼底掠过一丝真切的哀戚。
那位躺在病榻上丶最终松口成全他与萧玦的帝王,虽无父子亲缘,却给了他名分与立足之地,这份知遇之恩,他始终记在心上。
风沙吹过他的脸颊,竟带着几分凉意,他擡手,躬身对着京城方向行了一礼,声音低沉而庄重:“臣,萧砚,恭送陛下。”
可当目光扫过“砚安”二字时,那抹哀戚瞬间被暖意冲淡。
砚安……
萧玦竟然以他的名字冠以年号,这份明晃晃的爱意,暖的他心口发烫,他无以为报,只愿能辅佐萧玦稳坐高位。
萧砚深吸一口气,收起密函,擡手抹去眼角的湿意。
那是对逝者的敬重,也是对萧玦终于得偿所愿的动容。
他转身看向将士们,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新帝登基!我等唯有早日肃清蛮夷,平定边疆,才能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不负新帝所托!”
“遵令!”将士们齐声应和,声震旷野。
他深知,仅凭匹夫之勇无法长久。
此後,白日里他率军厮杀,枪尖饮血;
夜晚便在营帐中点起油灯,将卫凛珍藏的兵书一一翻阅,逐字揣摩,遇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卫凛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