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丹房的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污血,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清理、分拣,以及深藏于心的焦灼。王铮的修为卡住了,像一匹被无形缰绳死死勒住的马,空有力量却难以寸进。小灰对灵兽粪便日益挑剔,反哺灵液的增明显放缓,这意味着,他必须为它、也为自己,寻找更精纯的灵石来源。
而更大的威胁,始终悬于头顶。周师兄或许因李狗蛋之死暂时按兵不动,但王铮绝不会天真地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他就像暴风雨前巢穴中不安的幼兽,本能地寻求着一切能隐藏自身、规避危险的方法。
隐藏修为!这是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
靠自己摸索《龟息藏灵诀》残篇,进度缓慢且风险极高。他需要一门真正系统、可靠的隐匿法门。
宗门藏经楼,是他唯一能想到的正规途径。
然而,藏经楼绝非善地。那里是宗门重地,守卫森严,兑换功法所需贡献点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一个废丹房杂役,突然前往兑换隐匿类法诀,本身就极其惹人怀疑。
但别无选择。
他开始更加疯狂地积攒灵石和贡献点。丹香阁的任务完成得一丝不苟,甚至主动包揽更多脏活累活。通过石猴牵线,他接下所有能接的私活——救治灵兽、采集药草、甚至帮人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低级材料。每一次都小心翼翼,将自身气息尽力收敛到最低!
一块,两块…下品灵石缓慢地积累。
十点,二十点…贡献点艰难地爬升。
过程枯燥而漫长,如同蚂蚁搬家。每一块灵石都浸透着汗水和谨慎。他舍不得用它们来修炼,全部囤积起来,目标明确——藏经楼,敛息法诀!
两个月后,王铮看着藏在窝棚角落破罐子里的三十五块下品灵石和身份木牌上积累的一百八十点贡献点,知道差不多了。据他打听,藏经楼一层最基础的敛息类法诀,大约需要两百贡献点和二十灵石左右。
是时候了。
他精心准备了一番。换上最破旧但干净的一身杂役服,将自身灵力波动依靠那半吊子隐匿法门勉强维持在练气二层水准,脸上挤出几分忐忑又渴望的神情——像一个省吃俭用多年,终于攒够钱想去兑换一门像样功法的底层弟子。
深吸一口气,他走出废丹房,向着外门中心区域的藏经楼走去。
藏经楼是一座巍峨的七层古塔,飞檐斗拱,灵光隐现,与周围低矮的建筑相比,宛如鹤立鸡群。塔门口有两位身穿青色执法袍、气息赫然是练气后期的弟子值守,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王铮低着头,感受到那若有若无的神识扫过身体,心脏微微收紧,全力维持着伪装,一步步走上青石台阶。
塔内空间广阔,光线柔和。无数玉简、书册被封印在一排排散着微光的玉璧之上,分门别类,蔚为壮观。寥寥数名外门弟子在其中安静浏览,气息大多不弱。
王铮不敢四处张望,径直走到角落的一个执事弟子面前。那弟子坐在一张玉案后,正低头看着什么,神态倨傲。
“师兄…”王铮声音刻意带上一丝沙哑和卑微,“弟子想兑换一门法诀。”
执事弟子头也没抬,懒洋洋地扔过来一枚空白玉简:“名字,类别,自己刻印上去,查好了再来告诉我。”
王铮接过玉简,神识沉入,小心翼翼地刻印下“敛息”、“隐匿”几个字。
玉简微光一闪,浮现出寥寥七八个选项,后面标注着所需的贡献点和灵石数额。
《敛息术》:基础法门,可轻微收敛灵力波动,避凡俗耳目。贡献点:o,下品灵石:。
《匿灵诀》:低阶法诀,可一定程度降低自身存在感,规避低阶妖兽探查。贡献点:o,下品灵石:。
《龟息功》:残篇,可模拟龟息状态,大幅降低生机流露,适用于闭气、假死。贡献点:o,下品灵石:o。
《幽影藏气诀》(残):效果未知,来源未知,修炼有风险。贡献点:oo,下品灵石:。
…
王铮的目光快扫过,心中迅权衡。《敛息术》太基础,《匿灵诀》侧重存在感而非灵力隐藏,《龟息功》偏门且是残篇…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那门《幽影藏气诀》(残)上。价格最高,标注着风险,但“藏气”二字,似乎更贴合他的需求。
赌一把!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那执事弟子面前,递上身份木牌和装有灵石的布袋,低声道:“师兄,弟子想兑换《幽影藏气诀》。”
执事弟子终于抬起头,诧异地打量了他一下,尤其是看到他杂役服的标识和那“练气二层”的微弱气息,眉头皱起:“《幽影藏气诀》?还是残篇?你确定?这玩意兑换的人少,据说效果不稳定,容易练岔气,你这点修为…”